白冠噪鹛:別名,為雀形目、畫眉科、噪鹛屬鳥類,原產于亞洲東南部,包括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偶入新加坡。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溝谷常綠闊葉林、雜有竹叢的樹林以及林下灌叢。1815年命名,共4個亞種。
雌雄羽色相似,整個頭、頭側、羽冠以及頦、喉和上胸白色。前額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貫眼紋,在白色頭部極為醒目。野生情況下,多在林下地上和灌叢中活動和覓食。
白冠噪鹛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28-32cm。最長的冠羽后部逐漸變?yōu)榛疑蜃鼗疑?,緊靠頭部白色之后有一銹紅色或棕栗色領圈,沿頸側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領圈后的上下體羽概為橄欖褐色。滇南亞種無領圈,白色頭部后的后頸呈灰色或藍灰色,背栗褐色往后漸淡,下體幾全為白色,僅兩脅和尾覆羽棕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微綴橄欖褐色。虹膜紅褐色或棕紅色,嘴黑色,腳黑灰色至淡褐色。
白冠噪鹛生活習性 >
性活躍和喜歡鳴叫,常邊跳邊叫,有時一只鳴叫,引起群中其他個體跟著高聲齊鳴,叫聲響亮,極為嘈雜、喧嘩。喜結群,即使繁殖期間,也常見3-5只成群在一起。
白冠噪鹛飼養(yǎng)方法 >
主要以金龜甲、步行蟲、甲蟲、蟬、鱗翅目幼蟲等昆蟲為食,也吃榕樹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實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白冠噪鹛雌雄分辨 >
白冠噪鹛繁殖方式 >
繁殖期4-7月。巢為淺杯狀,結構較為粗糙、松散,主要由細枝、枯草莖、草葉、竹葉、根和少量苔蘚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須根。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幼樹上。每窩產卵通常3-5枚,偶爾有多至6枚和少至2枚的,卵純白色、光滑無斑,為橢圓形。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