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聽說香山紅葉是北京最濃最濃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樂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凈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香山這地方也沒別的好處,就是高,一進山門,門坎跟玉泉山頂一樣平。地勢一高,氣也清爽,人才愛來。我們上了半山亭,朝東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蒼蒼的河北大平原就擺在眼前,煙樹深處,正藏著我們的北京城。也妙,本來也算有點氣魄的昆明湖,看起來只像一盆清水。萬壽山、佛香閣,不過是些點綴的盆景。我們都忘了看紅葉。紅葉就在高頭山坡上,滿眼都是,半黃半紅的,倒還有意思??上~子傷了水,紅的又不透。要是紅透了,太陽一照,那顏色該有多濃。路邊的紅樹葉子還沒紅,所以我們都沒注意。我走過去摘下一片,葉子是圓的,只有葉脈上微微透出點紅意。
我不覺叫:“哎呀!還香呢。”把葉子送到鼻子上聞了聞,那葉子發(fā)出一股輕微的藥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p>
這當兒,老向?qū)г鐜覀冏哌M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邊有兩眼泉水。石壁上刻著“雙清”兩個字。老人圍著泉水轉(zhuǎn)了轉(zhuǎn)說:“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塊碑不見了?我記得碑上刻的是‘夢趕泉’?!苯又指嬖V我們一個故事,說是元朝有個皇帝來游山,倦了,睡在這兒,夢見身子坐在船上,腳下翻著波浪,醒來叫人一挖腳下,果然冒出股泉水,這就是“夢趕泉”的來歷。
1.作者開篇提到“香山性格的那一面”具體含義是什么?既然香山有“那一面”性格,當然應當有另一面性格,請用一個句子概括香山的另一面性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①香山冬日表現(xiàn)出來的錚錚硬骨與浩浩正氣。(“錚錚硬骨”與“浩浩正氣”必須都有。)
②香山春、夏、秋三季的嫵媚、豐腴、綽約的美感。
2.“這時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間卻寂然不動了?!薄凹湃徊粍印憋@然有違常理,請從兩個方面談談你的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①用來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澄靜、安閑,天地如同靜止了一般的心境。(關鍵詞:“內(nèi)心”“心境”;“澄靜”“安閑”“天地如同靜止了一般”)
②由于樹高大(或參照物不明確單一),因而短時間內(nèi)難以看出它移動。(關鍵詞:“樹高大”或“參照物”; “短時間”或類似詞語)
3.文章第③段,主要是把冬日的香山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作對比,好處是什么?在第④段開頭,作者描寫松樹時,為什么要“與春夏相比”,而不是與春夏秋相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把冬同春夏秋三季比較,是因為春夏秋都能突出冬日香山的“清、靜”、“草木去而山石顯”的特點;只把春夏與冬比較,是因為只有春夏能突出香山“草木變”而“松柏不變”的特點,而“秋”在這點上與冬相近,不能突出冬日香山的這一特點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提到香山,人們的印象都是它滿山的紅葉,但這篇散文卻選擇了冬日香山這一角度來寫,說明作者是一個非常喜歡“虛靜世界”不喜歡“游客滿山”的“人的世界”的人。
B.全文以作者冬游香山的游蹤為線索,把一路所見到的夾道的丁香,層層片片的灌木,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路旁的巨石,不變的松柏,山腳旁的翠竹,茫茫的煙靄,隱隱的亭臺慢慢寫來,但以對香山巨石的描寫作為主體。
C.作者提到蘇軾夜深人靜時游承天寺的內(nèi)容,采用的是類比的方法,讓讀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冬游香山的那份“神清氣朗”的感覺。
D.文章多次提到“清”“靜”,結(jié)尾“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與文中的內(nèi)容呼應,表明文章的中心是表現(xiàn)作者游香山而感受到的“清”“靜”之美。
E.第三段中,作者把過去來時所見的丁香、灌木、綠草和現(xiàn)在所見的丁香、灌木、綠草作對比,從而突出了冬日香山的“草木去而山石顯”的特點,為后文作者的感悟作了很好的鋪襯。
解析:A 作者認為香山四季各有特點,所以文中香山冬日來寫,僅是寫作的主題的需要,與作者心理性格無關。B 以對香山的山石、松柏的描寫為主體,從而表現(xiàn)主旨。D 主旨是冬日香山所給人的感受,即錚錚鐵骨與浩浩正氣。
答案:CE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