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常識是時事政治類的常識測試,比如某組織成立于哪年什么的
這是考試2013年1-2014年1月時事政治、測試題、半月談復習資料
2014考試時事政治電子書(1402)--2014年2月1日更新
時事政治和測試更新2014年1月31日;《半月評論》更新2014年第2期;《瞭望時評》更新2014年第4期;半月談時事和小測驗更新2014年第2期;183個申論寫作模板及范文資料主題,可以上網搜索一下“考試時事政治電子書”的下載地址
我考過公務員.
當時用過兩本參考書,一本叫另一本就是.
總的來說,"考公共基礎知識"考的就是這兩本的綜合.你做幾套模擬試題就知道了.
公共基礎知識顧名思義就是一本基礎知識的教材拉~~是用于全面增加你的相關知識的~它里面的內容包含了政治理論和時政常識等,還有相關于法律法規(guī)等等的知識,通讀這一本,對你做題,或者答申論,都有好處.
行政能力測試的參考書顧名思義就是會把分析判斷等測試題放到這一本的拉.
兩本書的關系,大概就是公知是而行測是.
1)公共關系學的概念、范疇及其本質(說明"什么是公共關系");
(2)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說明"公共關系的來龍去脈");
(3)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及其功能(說明"誰在搞公關?搞什么?");
(4)公眾對象分析(說明"與誰開展公關活動");
(5)公共關系的管理過程(說明"公共關系怎樣做");
(6)公共關系的媒介及其應用方法(說明"公共關系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來進行");
(7)公共關系實務活動(說明:公共關系工作主要做些什么");
(8)公共關系的職業(yè)道德和法律制約;
(9)公共關系在中國應用和研究的國情和特色
以上的覺的很基礎,弄明白上面的應該對基礎就算過關了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點擊查看: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重點。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內容一般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時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試綜合知識就是公共基礎知識,要根據具體的考試而看,例如福建與四川的綜合知識考試內容既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又包括職業(yè)能力測試。
一般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型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試形式已不再是單純的客觀題型,多數傾向于公基+材料寫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蘇、河北等地的考試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內容也出現了主觀題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簡答、簡析等題型。
在備考公共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由于考試科目很多,建議考生提前擬定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計劃內容應該包含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各個學科門類。在各個具體學科復習過程中,首先是分析歷年真題,其次是從頭到尾梳理理論框架,再次是在歷年真題和框架的基礎上找出重點和難點,進行重點復習,最后是習題訓練。習題訓練建議先按照每個模塊進行專項練習,臨考前一周再做模擬卷,體驗真實的考試狀態(tài)。
更多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歷年真題、模擬練習等大量備考資料可以關注中公事業(yè)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公共基礎知識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如:法律常識、政治常識、人文常識、物理常識等等。在行政能力測試里面的第四部分——常識判斷的內容,就是公共基礎知識的部分。但在常識判斷中,不會將公共基礎知識的所有內容都包括進去,而是采選其中幾個常識進行設置問題。一般而言,常識判斷的題目不會很難,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但同時又容易弄混的事項。
由于公共基礎知識一書的內容太過寬泛,看起來又乏味而且還不容易牢記,本人建議多多收集有歸納的常識知識進行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一些細小的問題。如果有能力將公共基礎知識一書有耐心的看完并很好的記下,這樣在行政能力測試中的常識考試中的得分幾率就大很多哦!
PS:行政能力測試考試中,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整體的做題速度,而常識判斷的分數在近幾年中的比重是有加大的趨勢,但同時做這部分所需要的時間又是比較少的。
希望我的問題,對你的疑問有用。
公共基礎知識屬于綜合性考試,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行測)不同??荚嚧缶V要求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技、歷史、語文基礎與公文寫作等諸多方面,范圍廣泛,內容龐雜,從近幾年的公共基礎科目考試命題的特點來看,公基考題越來越靈活,考查方式也日趨多樣化。
《公共基礎知識》是2009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教材所涉及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人文、歷史、科技、行政、公文寫作、時事政治等公務員、村干部、事業(yè)單位、軍轉干等考試中???、必學知識、其中時政部分詳解“兩會”熱點;特別總結考點結構并標注冷熱考點,使學生能夠迅速把握核心要點,切中學題命脈,同時輔以獨創(chuàng)“核心學點快速記憶法”及大量精選真題、習題,幫助學生快速突破記憶瓶頸。 本書不僅僅適用于公務員考試之用,而且對于大中小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以及其他單位、機構的工作也具有突出的指導性意義,因而也完全適合有志于在上述單位貢獻青春和力量的各界人士使用。
事業(yè)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yè)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yè)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yè)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差額撥款事業(yè)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yè)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
事業(yè)單位的明顯特征為中心、會、所、站、大隊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司法所、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質監(jiān)站、安全生產監(jiān)察大隊等,二級局也為事業(yè)單位。事業(yè)單位分為參公事業(yè)單位以及普通事業(yè)單位。普通事業(yè)單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差額撥款事業(yè)單位、自收自支事業(yè)單位。參公改革之后的事業(yè)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yè)單位在事業(yè)單位招考中招考。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