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康復是指在心臟患了疾病后通過各種調控措施使有病的 心臟得到功能恢復,避免再次發(fā)生疾病,對有病的心臟起到緩解和 預防的作用。
心血管病康復亦稱二級預防。一級預防即人們常說的預防心 血管病,是在心血管未病之時,通過對侵害心臟的各種有害因素進 行防御,使健康的心血管得到保護,從而避免心血管病的發(fā)生。
如 果心血管患有疾病,可通過藥物、介入、手術等方法,使心血管疾病 得到控制。而疾病得到控制后如何使心血管及全身恢復到得病前 狀態(tài),使心血管不再受到侵害,從而避免再次發(fā)病。
這就是心血管 康復的責任,也就是二級預防。
心臟手術無論對病人的機體還是心理都是一種創(chuàng)傷和應激,這種創(chuàng)傷會使病人在一段時間內喪失生活能力,為幫助病人盡快恢復手術創(chuàng)傷,使之接近正常的良好狀態(tài),康復護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康復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病人在術后住院期間或出院后都要進行不同形式的康復護理,因此幫助病人實現康復目標,不僅需要醫(yī)護人員的努力,還要有病人的配合和家屬的支持與協助??祻妥o理的基本手段是根據病人的病情,幫助病人選擇合理的康復方法,并督促病人有效地實施。外科手術最常用的康復方法是運動療法,即通過運動來改善病人的精神和恢復器官的功能,下面對運動療法及其訓練做簡單介紹。
(1)運動療法的目的和對身體康復的影響:運動療法的目的是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增強肌肉張力,促進血液徨,調節(jié)身體主要臟器的功能,提高情緒和日常生活能力。通過運動可以改善腦血流量,增加心律和心排血量,增加通氣量,促進機體康復。適當運動對心臟手術后病人心肺功能恢復有重要意義。
(2)運動訓練的基本內容:
■A關節(jié)運動關節(jié)運動原則上要以近位關節(jié)到遠位關節(jié),但由于上肢運動對胸部切口影響大,幫心臟術后病人要從下肢遠端開始活動?;顒訒r要慢慢進行,動作不宜過大,術后第二天,病情平穩(wěn)可在護士指導下開始活動,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手或下肢有輸入液體時不宜做關節(jié)活動。
■B呼吸運動脫離呼吸機后,為預防肺內感染和肺不張,要進行適當的呼吸運動和咯痰訓練。運動方法為深呼吸、嗽瓶、吹氣球、呼吸訓練器及軟墊按壓刀口協助咯痰等,有條件還可穿彈性背心,保護刀口。
■C生活能力訓練術后病情平穩(wěn),病人可在床上坐起,自己練習吃飯、喝水、洗臉、刷牙、穿脫衣褲等運動?;謴推诓∪讼碌夭叫谢顒?,步行訓練的順序是:坐位--》站位--》扶床移動--》獨立移步--》室內走動。病人出院后還應繼續(xù)做上述動作。運動幅度和運動量可逐漸增加,如步行訓練可由慢步街逐步過渡到上樓梯,快步行走,小兒心臟手術刀口愈合后,還要練習擴臂運動,防止“雞胸”。
(3)不宜做運動的病人:包括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術后發(fā)燒、貧血;安靜時心率超過100次/分;訓練時出現呼吸困難、暈眩、胸痛或紫紺;運動時心率超過135-140次/分。45歲以上心率超過120次/分,應引起注意。
問題的確有點多,有用的信息卻很少。我盡量說得通俗易懂些。
1.“得過心肌炎,后來治好了之后就一直有這種情況”這說明應該不是很嚴重的心肌炎后遺癥。就你的描述,應該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肌炎很常見的后遺癥。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一過性的心肌缺血。建議去醫(yī)院做個心電圖檢查,最好是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
2.心臟不好,需要多休息,別勞累。捱夜當然是不行的。
3.飲食方面是沒有什么特別要求的,營養(yǎng)均衡,不過于刺激就行了。油炸食物、冰淇淋這類東西,就是正常人也不能多吃的。唯一的原則是,凡事不能太過,偶爾為之是可以的。其實這也是做人的原則:中庸。
4.紅糖水吃吃也無妨,但對心臟是沒什么益處也沒什么壞處。當然不能受太大的驚嚇了,還是上面那條:凡事不可太過。
5.不能激激運動與適量運動是不矛盾的。打球是激烈運動,不是很適合,散步、慢跑、做下健身操是是可以的。
先檢查吧。若暫時不想檢查,可買點“心達康”片服用一下。
心臟康復運動處方有五個主要部分,它們分別是①運動方 式,美國運動醫(yī)學會推薦的方式是使用大量肌群的任何運動,維 持持續(xù)和節(jié)律自然的有氧運動;②運動強度,根據心率,自感勞 累度分級法和基礎代謝當量(METs)等來確定運動處方的運動 強度;③運動的持續(xù)時間,根據運動的類型和強度,通常20 ~ 30分鐘,逐漸可增加到60分鐘;④運動頻率,在醫(yī)院里,每日 一次,有氧訓練維持期至少每周三次,通常加強治療期可隔天一 次⑤進展率,根據患者的個體耐受力,進展情況,持久力,需 求和目標而定。
據調查,在8440例冠心病患者中,接受心臟康復治療的比不接受心臟康復治療的患者的死亡率低31%。
對心臟病患者來說心臟康復治療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越來越多心臟病患者開始接受心臟康復治療,那么老年人心臟康復治療都主要包括什么呢? (1) 住院期也稱I期: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后或心臟手術后住院階段,在醫(yī)生的監(jiān)護下進行床邊坐位、關節(jié)運動、慢走15米往返、中速行走22米往返、每日兩次上下幾個臺階行走91米、每日兩次下一段樓梯(坐電梯上來,行走152米)、在病房中自己進餐等運動。 一般為1至 2周。
(2) 恢復期也稱n期:老人患者出院后回家或在療養(yǎng)院在密切監(jiān)護下逐漸增加活動級別,主要推薦方式是步行和推健身車。一般為8至12周。
(3) 恢復期也稱III期:老人患者在出院后回家或在療養(yǎng)院監(jiān)護下鍛煉,逐漸增加體力活動,繼續(xù)接受營養(yǎng)、生活方式、控制體重等方面的健康宣傳,一般為8?12周。 (4) 維持期也稱非監(jiān)護IV期:堅持心臟病的預防干預,進行合適的體育鍛煉,是維持期康復的主要內容,維持期的時間是終身的。
康復治療應該在專業(yè)心臟康復醫(yī)生的指導下制訂康復計劃,在家或社區(qū)或醫(yī)院進行心臟康復,最好在監(jiān)護下訓練或和其他保護心臟的措施結合起來。 老年人心臟康復治療做得好,可以使病情長期穩(wěn)定,避免復發(fā)。
如果做得不好,則會使心臟功能恢復延緩,經常出現心絞痛,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多次復發(fā),危及生命。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4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