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據(jù)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于共同犯罪的是:
A 甲欲殺乙,故意將裝好子彈的槍支給丙,并騙丙說是空槍,叫丙向乙瞄準恐嚇乙,結果乙中彈身亡。甲與丙構成共同犯罪
B 趙某之妻提出離婚,趙堅決反對,并與其好友高某商量對策。高某說,想辦法把她臉弄傷,讓她不能再嫁人。于是兩人合謀買了一瓶強酸裝入噴霧器內,并約定某晚一起去趙妻娘家,毀其妻的容貌。當晚,高某的小孩患急性痢疾,高失約未去,趙獨自一人毀了其妻的容貌。趙某與高某構成共同犯罪
C 甲將其依法持有的獵槍寄存乙處,某日甲至乙處。對乙講明,要用該獵槍殺丙,請乙交還獵槍,甲遂持槍殺丙。甲乙構成共同犯罪
D 張某、李某經共謀后于深夜蒙面攜帶管制刀具進入一狹窄街巷搶劫。張叫李把住街口,防止他人進來,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搶劫了一婦女現(xiàn)金3000元。張欲獨吞此款,對李講該婦女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李信以為真。張、李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jù)以上定義,下列行為中,甲的行為屬于犯罪預備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預謀某晚去某超市盜竊,由甲提供一輛三輪車。屆時甲因害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輪車盜走超市的大批名貴手表。
B.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
C.于某日攜帶匕首前往乙家,準備殺乙泄憤,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樹叢中向仇人乙射擊,連開了兩槍未擊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饒,甲在能繼續(xù)開槍的情況下不再開槍
這兩道題是公務員考試的真題,當時給的答案是:
第一題D 【解析】由定義可知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觀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A項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B、C項沒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故答案為D。
第二題A 【解析】由定義可知犯罪預備的特征是犯罪行為尚未實施。B、C、D項全為已經著手實施的犯罪,故可排除。而A項中的犯罪雖然也已經實施,但甲在其中只是起到了準備的作用,并沒有參與犯罪的實施過程。由此可知正確答案為A。
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這個答案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應該是:
第一題:BD
第二題:C
A項中四人構成共同犯罪,因乙、丙、丁三人構成犯罪既遂,甲不單獨成立其他犯罪形態(tài),即甲與其他三人一起構成犯罪既遂;B項中,甲是因其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中止了犯罪,所以構成犯罪未遂;C項中,甲中止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深感害怕”,而不是“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即“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xù)犯罪,所以,甲不構成犯罪未遂,而是構成犯罪預備,或者說是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D項中甲已實施了犯罪行為,構成犯罪過程中的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根據(jù)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于共同犯罪的是:A 甲欲殺乙,故意將裝好子彈的槍支給丙,并騙丙說是空槍,叫丙向乙瞄準恐嚇乙,結果乙中彈身亡。甲與丙構成共同犯罪 B 趙某之妻提出離婚,趙堅決反對,并與其好友高某商量對策。
高某說,想辦法把她臉弄傷,讓她不能再嫁人。于是兩人合謀買了一瓶強酸裝入噴霧器內,并約定某晚一起去趙妻娘家,毀其妻的容貌。
當晚,高某的小孩患急性痢疾,高失約未去,趙獨自一人毀了其妻的容貌。趙某與高某構成共同犯罪C 甲將其依法持有的獵槍寄存乙處,某日甲至乙處。
對乙講明,要用該獵槍殺丙,請乙交還獵槍,甲遂持槍殺丙。甲乙構成共同犯罪D 張某、李某經共謀后于深夜蒙面攜帶管制刀具進入一狹窄街巷搶劫。
張叫李把住街口,防止他人進來,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搶劫了一婦女現(xiàn)金3000元。張欲獨吞此款,對李講該婦女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李信以為真。
張、李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jù)以上定義,下列行為中,甲的行為屬于犯罪預備的是:A.甲、乙、丙、丁四人預謀某晚去某超市盜竊,由甲提供一輛三輪車。
屆時甲因害未去,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輪車盜走超市的大批名貴手表。B.乙有仇,遂尋機報復。
一天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C.于某日攜帶匕首前往乙家,準備殺乙泄憤,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D.甲在樹叢中向仇人乙射擊,連開了兩槍未擊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饒,甲在能繼續(xù)開槍的情況下不再開槍這兩道題是公務員考試的真題,當時給的答案是: 第一題D 【解析】由定義可知共同犯罪必須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觀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A項沒有共同的犯罪故意,B、C項沒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故答案為D。第二題A 【解析】由定義可知犯罪預備的特征是犯罪行為尚未實施。
B、C、D項全為已經著手實施的犯罪,故可排除。而A項中的犯罪雖然也已經實施,但甲在其中只是起到了準備的作用,并沒有參與犯罪的實施過程。
由此可知正確答案為A。 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這個答案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應該是: 第一題:BD 第二題:C A項中四人構成共同犯罪,因乙、丙、丁三人構成犯罪既遂,甲不單獨成立其他犯罪形態(tài),即甲與其他三人一起構成犯罪既遂;B項中,甲是因其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中止了犯罪,所以構成犯罪未遂;C項中,甲中止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深感害怕”,而不是“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即“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并不足以阻止其繼續(xù)犯罪,所以,甲不構成犯罪未遂,而是構成犯罪預備,或者說是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D項中甲已實施了犯罪行為,構成犯罪過程中的犯罪中止。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根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試行)》中的《法律基礎知識教學大綱(試行)》組織專家學者編寫了本教材。
全書共分為緒論、憲法、刑法、行政法、民法、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章節(jié)。突出了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的,每章一練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
書中配有知識庫和小錦囊等,形式新穎,生動活潑,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的特點。 本書不僅適合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德育課教學使用,也可以作為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以及關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人士的參考書。
憲法知識一、填空題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 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4、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 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5、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 的統(tǒng)一領導下,充分發(fā)揮地方 的的原則。6、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7、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 抵觸。8、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權。
9、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10、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 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12、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
1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 。14、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 。
15、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 ,發(fā)展中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fā)展學前教育。16、憲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 。
17、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18、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qū)。
在特別行政區(qū)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 以法律規(guī)定。19、任何公民,非經 決定,并由 執(zhí)行,不受逮捕。
20、禁止 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公民的身體。21、我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 公民的住宅。22、除因 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3、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取得 的權利。24、我國婦女在 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6、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 。
28、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jù) 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在我國,憲法的修改,由 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shù)通過。
30、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 通過。31、選舉并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3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 的職務。3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 。
34、我國的憲法解釋機關是 。3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提出對 的 質詢案。
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 。
3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 。3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jù) 的決定和 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fā)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宣布戰(zhàn)爭狀態(tài),發(fā)布動員令。
3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 繼任主席的職位。40、審計機關在 領導下,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計監(jiān)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律基礎》考試大綱第一部分 法理學 一.法律的一般原理: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本質,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要素、法律的歷史發(fā)展、法系、法治和法治國家。
二.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定的概念和原則、法律的淵源、法律的分類、法律體系。 三.法律的實施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的概念、法律執(zhí)行、法律適用、法律的效力、法律關系、法律責任和制裁、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法律監(jiān)督。
第二部分 憲法 一.憲法概述:憲法的概念,憲法的歷史發(fā)展、憲法的分類、憲法監(jiān)督保障制度。 二.中國的基本制度:國家的性質,政權的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國家的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
三.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四.中國的國家機構:國家機構的概念和活動原則、中央國家機構。第三部分 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淵源、行政法律關系。
二.行政主體:行政機關、公務員。 三.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內容和分類、行政行為的效力。
四.行政復議:行政復議的概念和原則、行政復議的主體和管轄、行政復議的范圍。 五.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概念和種類、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行政處罰的程序。
第四部分 刑法 一.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和淵源、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適用范圍。 二.犯罪和犯罪構成:犯罪的定義與特征、犯罪構成的要件。
三.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 四.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預備、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六.刑罰:刑罰的概念、刑罰的種類、量刑、刑罰的適用和執(zhí)行。 七.幾種重要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
第五部分 民法 一.民法概述: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 二.民事主體:公民、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三.民事行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消民事行為及其后果、代理的概念和種類、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權利和義務、無權代理及其法律后果。 四.民事權利:物權、所有權、相鄰權,債權、人身權。
五.民事責任:違約的民事責任、侵權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六.民事訴訟時效第六部分 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公司的概念和類型,公司法的適用范圍。
二.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章程和組織機構。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組織機構、上市公司。
四、公司破產、解散和清算第七部分 知識產權法 一.知識產權法概述:知識產權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 二.著作權法:著作權的概念、作品及其種類、著作權的主體和歸屬、著作權的內容、著作權的取得和限制、著作權的保護期限、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三.專利法:專利權的概念、專利權的主體和客體、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專利權的期限、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四.商標法:商標的概念和種類、商標注冊、注冊商標的期限、續(xù)展和終止、商標的轉讓和使用許可、商標使用的管理、商標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第八部分 合同法 一.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種類、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二.合同的訂立:合同訂立的程序、合同的主要條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無效合同、可變更和可撤消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則和規(guī)則、合同履行的擔保。
五.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六.合同責任: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第九部分 市場管理法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不正當行為的特征、種類和法律責任。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法律責任及爭議解決途徑。 三.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的義務,產品質量的法律責任及其解決途徑。
第十部分 勞動法 一.勞動法概述:勞動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勞動法律關系。 二.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主體、勞動合同的訂立及主要條款、勞動合同的無效、勞動合同的變更和解除、集體勞動合同。
三.勞動爭議的處理:勞動爭議的解決機構、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及原則。第十一部分 婚姻法和繼承法 一.婚姻法:婚姻法的基本原則、結婚、家庭關系、離婚。
二.繼承法:繼承法的基本原則、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第十二部分 訴訟法 一.訴訟法概述: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共同原則和特有原則。
二.訴訟主體: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訴訟主體。 三.訴訟證據(jù):證據(jù)的概念和種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
四.訴訟管轄:管轄的概念、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管轄。
十分趕巧,我可以要和樓主考一樣的東西啦。
因為沒有通過司法考試唄。
因為今年還沒出公告,但去年之前都制定一個05版的法律基礎知識。但是后面有模擬題,超簡單
單選、雙選、多選、判斷
因為網上無真題,所以指定教材的模擬題,應該就是一樣的吧。
我也是第一次參考廣東,就知道這些了。
還有我是黑龍江人、對于廣考研究不對。樓主有興趣可以看看,各個地市的 成績公告和對應的錄取公告。
發(fā)現(xiàn),為什么對于不限制司法證的職位,最終錄取的多是有證的人(她們也可以報考的)
多于的我就不說了。
我也很迷糊
檢察院招錄法律基礎知識和法院的是同一份卷子,所以除了刑法,其他法也考。
當年考的時候就讀司考三大本,不過感覺作用不大,大部分刑事考題偏簡單(有常識的人基本都會對),行政法的民法的只要是法律專業(yè)的應該沒問題(不記得有考三國法制史什么的,總共題目才55題,有判定單選多選,考試時間才一個小時,跟司考比起來沒有什么內容的感覺),印象中貌似還有考政治的(像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什么的)。不知道是不是每個省都差不多,不過是挺好考的,我這非法律專業(yè)的,隨便考也考個六十幾,在我們這個省法律基礎不算入總分,有個中政大法律的同事考了九十八,也有個福大法律的考了五十八,總之還是很神奇的,哈哈。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