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要點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
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地形差異: 亞洲: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的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歐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面起伏小,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大陸性特征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內流區(qū)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shù)在亞洲 1.2 非洲 非洲是國家最多的大洲,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并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占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一。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區(qū)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干旱地區(qū)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chǎn)量都居世界前列。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huán)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第二章 了解地區(qū) 2.1 東南亞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
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shù)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中南半島地形山河相間河流由北向南,馬來群島地勢崎嶇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shù)闹匾獦屑~。 富饒的礦產(chǎn):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jīng)濟作物的重要產(chǎn)地。
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chǎn)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chǎn)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qū)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qū)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于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qū)。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qū):喜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jīng)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之一,人口約13億,占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是五海三洲之地,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三洲:亞洲;非洲;歐洲。
干旱環(huán)境中的農(nóng)牧業(yè):農(nóng)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節(jié)水農(nóng)業(yè)做得最為突出。 宗教:西亞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石油占世界總產(chǎn)量的25%。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
從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看,大多數(shù)屬于發(fā)達國家。 2.5 北極地區(qū)和南極地區(qū) 范圍:(北極地區(qū))指北極圈以北的區(qū)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
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南極地區(qū)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
當?shù)氐耐林用裰饕且蚣~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中國已在極地科學設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
通用語言:日語。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
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
第1課隋的統(tǒng)一與大運河1、隋朝時開鑿了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連接了今天的杭州和北京。
因此,唐朝人要運送貨物到洛陽,最為便捷的就是走大運河,人們也可以乘船由杭州直達北京。2、唐朝之前的朝代是隋朝。
隋朝滅亡主要是因為統(tǒng)治殘暴。第2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3、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被稱為唐高祖。
4、唐朝的中央機構中, “三省”是互為牽制的平行機構,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政令執(zhí)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
例如,唐朝為籌措大型工程的錢糧,首先由中書省長官起草一份詔令,接下來交門下省審議,最后交尚書省執(zhí)行。5、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納諫,納諫就是采納意見。
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出現(xiàn)了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的景象,史稱“貞觀之治”。6、唐太宗時,敢于直言,前后上諫200多次,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的名臣是魏征。
7、唐太宗李世民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其中的“君”是指帝王。8、唐太宗李世民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唐太宗即位初期勵精圖治又謹慎從事,這主要是因為他目睹了隋朝的滅亡。9、《唐律疏議》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律,在歷史上對亞洲各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第3課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10、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1、武則天頒布《姓氏錄》,將武氏列為一等,主要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
12、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最值得我們肯定的是(1)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2)重用有才能的人。武則天在歷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總體上來說,社會是進步的。
13、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現(xiàn)在唐玄宗在位時期,他統(tǒng)治前期的年號是開元,因而唐玄宗統(tǒng)治的前期被稱為“開元盛世“。14、歷史上唐朝三個強盛時期依順序為唐太宗時的“貞觀之治”;武則天時的“貞觀遺風”;唐玄宗時的“開元盛世”。
第4課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15、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使用農(nóng)具,唐朝發(fā)明的筒車主要用于灌溉。犁主要用于翻土。
16、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一種選官制度,主要目的是選拔官員。17、唐時出現(xiàn)了“胡漢交融”的局面,這里“胡”是指邊疆少數(shù)民族。
18、古代的科舉制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jīng)”,“少”的意思是年少,說明進士科的考試難度最大。第5課“和同為一家”19、唐朝時,居住在今蒙古高原一帶的主要民族是突厥,居住在今西藏地區(qū)的主要民族是吐蕃。
20、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她的丈夫松贊干布是藏族的杰出政治家。21、“天可汗”是西北少數(shù)民族各部對唐太宗的尊稱。
少數(shù)民族的領袖都有各自的叫法,匈奴叫單于(廣大之意);突厥、蒙古、契丹叫可汗(神靈之意);吐蕃叫贊普(偉丈夫之意)。第6課開放與交流22、唐朝首都長安有東市、西市。
“市”是指市場。23、鑒真東渡,玄奘西行,兩人的目的都是弘揚佛法。
玄奘就是《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24、被稱為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的是日本。
第7課重大發(fā)明與科技創(chuàng)新25、雕版印刷的字是刻上去的,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剛經(jīng)》就是這種雕版印刷品。26、火藥的發(fā)明與古代的煉丹有關,當時的煉丹有點類似于今天的醫(yī)藥學研究,當時的煉丹的人有點類似于今天的化學家。
火藥是戰(zhàn)爭的利器。27、中國最早將火藥用于軍事是在唐朝。
藥火藥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飛火”。但是中國人發(fā)明火藥后,更多的是將火藥應用于煙花爆竹。
28、隋朝時,李春設計修建了趙州橋,趙州橋總共有五個孔,一大四小,大孔兩側各有兩個小孔。四個小孔的作用在于減輕橋的自重、增強排泄洪水的能力。
第12課經(jīng)濟發(fā)展與重心南移29、出現(xiàn)在宋代的交子是一種貨幣。30、到了宋代,南方經(jīng)濟已經(jīng)超過北方,我國的經(jīng)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這主要是因為南方戰(zhàn)亂較少。31、宋代人將煤稱為“石炭”。
32、到了南宋時期,人們的主食主要來自于水稻。宋代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蘇湖”位于太湖流域,表明太湖流域的水稻產(chǎn)量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13課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33、出現(xiàn)在宋代的“瓦舍“是娛樂場所。
到瓦舍來娛樂的人主要是市民。34、宋代“士農(nóng)工商”中“士”是指讀書人。
當時的“士人”得到普遍的尊重“。第14課元帝國拓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基業(yè)35、完成蒙古統(tǒng)一大業(yè)的人是被譽為“一代天驕”的鐵木真,他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
36、元朝實行民族岐視政策,將全國人分為四等。37、元朝時,遷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與漢人以及蒙古人,在我國形成的一個新民族是回族,他們一般信仰伊斯蘭教。
38、歷史上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39、元朝時,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是中書省。
地方上的最高的機構是省。第15課推動社會進步的科技成就40、我國是發(fā)明印刷術的國家,活字印刷術出現(xiàn)于北宋。
活字印刷相對于以往的印刷技術而言,其母字可以重復使用,能節(jié)省費用,提高效率。41、指南針能在軍事、生活、生產(chǎn)方面發(fā)揮作用。
42、指南針的發(fā)明有利于將世界各地聯(lián)系在一起。43、在棉布成為主要衣料之前,多數(shù)的中國人主要的衣料是麻。
黃道。
1.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高 從三角形一個頂點向對邊畫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三角形的高。3.三角形的中線 連接三角形一個頂點和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4.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畫三角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和對邊相交,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線。5.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6.多邊形 在同一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多邊形。7.多邊形的對角線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頂點的線段叫多邊形的對角線。
8.正多邊形 各個角都相等,各個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匯總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統(tǒng)一和滅亡(繁盛一時,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tǒng)一:589年,隋朝滅陳,統(tǒng)一南北。3、隋朝的滅亡: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在揚州殺死。
二、隋朝經(jīng)濟的繁榮──隋文帝在位時期,歷史稱為“開皇之治”1、國家統(tǒng)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2、社會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人口大幅增長。
3、糧食、布匹儲備充足。 三、大運河的開通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2、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3、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4、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5、意義、作用:有利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四.問題探究1.隋煬帝時為什么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xiàn)了經(jīng)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jīng)濟實力。
②隋朝國家統(tǒng)一,使隋煬帝有征發(fā)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幾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2.怎樣評價大運河的開鑿? 答:大運河的開鑿既有它的積極作用,又有它的消極作用。積極作用:①溝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進了運河沿線經(jīng)濟和商業(yè)城鎮(zhèn)的發(fā)展。③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
消極作用:由于當時征發(fā)勞役過重﹑過急,造成的社會后果十分嚴重,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運河地圖識別:它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
4.隋朝大運河的概況: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
第2課 “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貞觀之治”1、主要內容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jīng)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開墾荒地、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勞役。
③崇尚節(jié)儉,節(jié)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縣,整頓吏治。
⑤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房謀杜斷”—房玄齡和杜如晦 ;魏征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fā)展科舉。
2、效果評價: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成為世界上的強國,我國的封建制度發(fā)展到頂峰。 3.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么共同之處?答:秦隋:都完成了統(tǒng)一后很快滅亡;都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殘暴無道,整治黑暗;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
漢唐:統(tǒng)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出現(xiàn)了繁榮的局面;都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任用賢良;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項目漢武帝唐太宗政治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重視人才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發(fā)展科舉經(jīng)濟將鑄幣權和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親臨治理黃河,重視興修水利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nóng)民的賦役和徭役軍事派衛(wèi)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無力與西漢對抗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思想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重視人才培養(yǎng),擴充國學規(guī)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系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三、女皇武則天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2、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選拔賢才的政策,使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
人稱她的統(tǒng)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第3課 “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勵精為治”:①任用賢才(姚崇);②重視地方吏治;③注意節(jié)儉。這些改革措施,使得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二、“開元盛世”:1、時間: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2、具體表現(xiàn): ①農(nóng)業(yè):修建水利工程、治理蝗蟲災害、農(nóng)耕技術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水稻廣泛種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大量蔬菜從西域傳入。②手工藝:絲織技術高潮、四肢花色品種增多、陶瓷有重要發(fā)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與唐三彩最為有名)③商業(yè):大都市林立: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是國際大都市;長安城內的“坊”是居住區(qū),“市”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
3、評價:政治清明,經(jīng)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4.唐朝全盛局面出現(xiàn)的歷史啟示: 歷史啟示:①必須正確認識人民力量的偉大,調動其生產(chǎn)的積極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出現(xiàn)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證和必要前提。
③統(tǒng)治者的個人作為至關重要。 第4課 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一、科舉制的誕生1、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
2、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二、科舉制的完善1、概述: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jīng)兩最為重要。唐朝時期完善科。
1。
在山的那邊 1。①發(fā)呆地想②希望③喧鬧沸騰,文中指呼喊、召喚 2。
①夢想②仍然③引誘(4)信念⑤浸濕⑥隱蔽3。略 4。
山那邊是什么呢?媽媽,那個海呢? 5。山;指困難,也可以指實現(xiàn)理想之路;海;自己追求的理想,也可以指一個全新的世界。
6,不能。不停;表明在人生路上,我們不能停下腳步,一次次地:表明實現(xiàn)理想需要戰(zhàn)勝許許多多的失望。
7。第1節(jié):從小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第2節(jié):為實現(xiàn)理想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意志。
一是幼稚的幻想漸漸少了,二是雙手(身體》在慢慢長大,三是有了更多的思想和感情。 此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如:寫在童年,寫童年的生活和成長的過程,10。
此題為開放性題目,以下看法供參考:與好友分別的優(yōu)郁,不被師長理解的煩惱,朦朧的初戀受挫后的痛苦。11。
緩慢一些,低沉一點,以表現(xiàn)成長中的"我"面對著大千世界的誘惑在等待,在思考。 12。
以下思路供參考:海是如此遼闊,海的那邊又是什么?海如此平靜,如此深邃,海的下面藏著什么?站在大海邊,人是如此渺小,人可以做些什么?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困難所見到的海卻是平常而又平常。 2。
走一步 再走一步 1。 giao song chan jin han tan 2。
略 3。①聳立(寫高山一般用"聳立")②嘲笑("嘲笑"表示笑話別人"冷笑"不適用孩子) 4。
略 5。①"我下不來!"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②這似乎能辦得到。
我頓時有了信心。 ③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6。①恐懼和傷心。
②百感交集,有歷險的余悸,有脫險的歡悅,有先前的委屈,有對父親的感激,有戰(zhàn)勝困難后的巨大成就感。7。
因為我克服了心理障礙,戰(zhàn)勝了懸崖,從膽怯變得自信。面對困難不要畏懼怯步,要冷靜地分析困難,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困難,積小勝為大勝。
8。我在父親的指點下爬下懸崖,擺脫了困境,9甲他吹起柳笛,引"我"走上歸途,既解脫了"我"的困境,又保護了"我"的自尊。
10甲既寫出時間已晚,路途艱險,又反映了"我"的焦急、驚恐心情。11甲善解人意,聰明純樸。
12。那天當他聽到"我"的哭聲時,使判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響柳苗以便讓"我,能發(fā)現(xiàn)他,并跟著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鄉(xiāng)下人的純樸,保護了一個小男孩強烈的自尊。
13。提示:父親外表平靜內心十分焦急,所以問話應該簡單、明白;他既要解救兒子,又要讓兒子得到鍛煉;景色要強調黑暗、崎嶇 3生命 生命 1。
這些詞語中有兩個語素互為反義。如:爭長論短、畏首畏尾、冷嘲熱諷、淡妝濃抹2。
①騷擾②小憩③肅然起敬 3。略 4。
略 5。聽到自己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跳時。
s。對比。
生命屬于自己,生命的價值由自己主宰。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勇敢地為理想而奮斗。
s。順著風勢游走著的火舌活像一條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
以火勢之猛烈突出螞蟻的勇敢、團結、機智。s。
因為死去的螞蟻仍然抱住蟻團,從遠處看,蟻團自然不見縮小。10。
勇敢地掙扎,生之欲望無比強烈。11。
①在火災面前,它們沉著、堅定、團結,不惜犧牲個體來求得種族的生存;②脫險方式十分機智。12。
可從以下角度思考:生命是自我珍視的、不屈的,他會頑強地生存。 4。
紫藤蘿瀑布 1。迸 淀 禁 佇 釀 瓊 綻 槐 虬2。
暗淡 發(fā)端 盛開 稀落 寧靜 粗壯 3。①挨(形象地描寫了花串繁多,擠在一起的樣子) ②張滿(準確地說明花朵已經(jīng)完全開放了)③凝望〔目不轉睛地看,內心在沉思〕 4。
此題可以引導學生從描寫方法、修辭方法的運用、所抒發(fā)的感情等方面考慮。5。
稀落、伶仃。6。
生活沒有光彩,沒有樂趣。做人十分謹慎、替覺。
7。人和花一樣,都可能遭到坎坷和不幸,但只要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美終將戰(zhàn)勝丑,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
8,①與課文的開頭呼應;②含蓄地表現(xiàn)作者從紫藤蘿花的身上汲取了力量,要盡快投人到生活中去。 9。
陡然覺得一陣清風帶著春的氣息從胸間穿過。10甲新葉在陽光、春雨中展示生機。
11。①片片橙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鮮嫩的新茶投人沸水里〔澄明透亮,青翠欲滴)②濃淡相宜,亭亭如蓋(濃淡相間、樹冠如蓋)③密處濃得深邃,像淚淚流油(濃密深邃)④稀處淡得清亮,像一層薄薄的光暈〔清亮光澤)12。
此題答案可以多樣,合理即可。如:生命的腳步是誰也擋不住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生命,她一定要釋放出自己的美麗;葉的新綠是生命的色彩,葉的更替是生命的延續(xù)。
13,略 5童趣 1。①Zhi ②li ③li ④miao ⑤yi ⑥he 2。
①看②興致③全部④打⑤正⑥驅趕3。察 觀 視 4。
①比喻最細微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②形容安適快樂的樣子。
5。①目②向③素④快6。
①抬起頭著它們,脖頸因此而僵硬了。②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中,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冒著煙而飛竄鳴叫。
7。把煙當成云,把蚊子當作鶴。
富有情趣,充滿想像力的孩子。S。
略9。 D 10。
B 11。①牧童在樹上扭小 狼的腳和耳朵,故意讓它大聲啤叫。
②老狼聽到叫聲四面尋找,才看見這情景,就丟下這只而奔向那一只。12,利用老狼的憐子之情,讓它來。
1、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
2、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關器官的發(fā)育和維持男性特征。3、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關器官的發(fā)育、維持女性特征4、睪丸產(chǎn)生的精子和卵巢產(chǎn)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細胞。
5、卵子和精子結合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結合的細胞叫做受精卵。
6、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氧氣和養(yǎng)料,排出CO2等代謝廢物。7、人的生長發(fā)育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個體發(fā)育成熟。
8、青春期的性發(fā)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長發(fā)育和第二性征的發(fā)育。9、男女第二性征分別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現(xiàn)出來的。
10、人體的主要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男女生殖系統(tǒng)。11、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
12、骨的成分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13、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呼吸系統(tǒng)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送氧氣和養(yǎng)料、運送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泌尿系統(tǒng)排出代謝廢物和體內多余的水。
14、人體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成為一個復雜、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huán)境15、在食物中一般都會有蛋白質、糖類、脂肪以及維生素、無機鹽、水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
16、蛋白質、糖類、脂肪,它們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體內供能物質。17、糖類是人體進行運動、呼吸等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
18、缺少的維生素C,會患壞血?。蝗狈S生素D,會患佝僂病;缺少維生素A,會患夜盲病;含碘豐富的食物,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大。19、海帶、紫菜、帶魚等海產(chǎn)品中含碘較豐富。
20、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21、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是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場所。22、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咀嚼和攪拌的過程是物理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過程是化學性消化。23、唾液淀粉酶能促進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24、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腸液中含有多種分解蛋白質、糖類和脂肪的酶。25、肝分泌的膽汗不含消化酶,卻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觸面積,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2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質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體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
27、小腸內表面有皺襞和絨毛,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等。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28、胃能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29、在小腸內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細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都被毛細血管直接吸收進血液。
因此,小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30、早餐約占一天熱能的30%,午餐約點40%,晚餐約占30%。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一節(jié) 血液和血型(七下P39)1、血液是一種結締組織,功能:在人體中不停地流動,把氧氣和養(yǎng)料送到全身各處。把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
2、新鮮血液中加入少量檸檬酸鈉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3、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約占血液總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為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4、紅細胞數(shù)量最多,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紅細胞中含有紅色的血紅蛋白。因此血液呈紅色。
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容易與氧氣結合,因此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5、當血液里紅細胞的數(shù)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人就會出現(xiàn)貪血。
6、白紅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數(shù)量比紅細胞少得多。
白細胞能吞噬侵入體內的病菌。7、血小板是血細胞中體積最小的一種細胞。
當人體受傷流血時,血小板就會在傷口部位聚集成團,促進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漿內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椴蝗苄缘睦w維蛋白有關。
血清是除去纖維蛋白原后的血漿。8、血常規(guī)化驗的項目主要有紅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的含量。
9、輸血是一種將獻血者的血液輸入失血者體內的治療方式。輸血前首先要鑒定血型。
人的血型是遺傳的,一般終身不變。ABO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
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O型血可以輸給各類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第二節(jié) 血液循環(huán)(七下P46)1、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的血管。2、動脈特點:管壁較厚,有彈性,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體較深的部位。
靜脈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毛細血管特點:很細,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
數(shù)量多,分布廣。毛細血管是血液和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3、心臟內部有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室。
第一章 整式的運算一。
整式※1。 單項式①由數(shù)與字母的積組成的代數(shù)式叫做單項式。
單獨一個數(shù)或字母也是單項式。②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這個單項式的數(shù)字因數(shù),作為單項式的系數(shù),必須連同數(shù)字前面的性質符號,如果一個單項式只是字母的積,并非沒有系數(shù)。
③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
多項式①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shù)項。一個多項式中,次數(shù)最高項的次數(shù),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
②單項式和多項式都有次數(shù),含有字母的單項式有系數(shù),多項式?jīng)]有系數(shù)。多項式的每一項都是單項式,一個多項式的項數(shù)就是這個多項式作為加數(shù)的單項式的個數(shù)。
多項式中每一項都有它們各自的次數(shù),但是它們的次數(shù)不可能都作是為這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一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只有一個,它是所含各項的次數(shù)中最高的那一項次數(shù)。 ※3。
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tǒng)稱為整式。二。
整式的加減¤1。 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號后,合并同類項,運算結果是一個多項式或是單項式。
¤2。 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要變號,一個數(shù)與多項式相乘時,這個數(shù)與括號內各項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法則: (m,n都是正數(shù))是冪的運算中最基本的法則,在應用法則運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冪的底數(shù)相同而且是相乘時,底數(shù)a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個單項或多項式;②指數(shù)是1時,不要誤以為沒有指數(shù);③不要將同底數(shù)冪的乘法與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對乘法,只要底數(shù)相同指數(shù)就可以相加;而對于加法,不僅底數(shù)相同,還要求指數(shù)相同才能相加;④當三個或三個以上同底數(shù)冪相乘時,法則可推廣為 (其中m、n、p均為正數(shù));⑤公式還可以逆用: (m、n均為正整數(shù))四。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1。 冪的乘方法則: (m,n都是正數(shù))是冪的乘法法則為基礎推導出來的,但兩者不能混淆。
※2。 。
※3。 底數(shù)有負號時,運算時要注意,底數(shù)是a與(-a)時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則化成同底,如將(-a)3化成-a3※4。
底數(shù)有時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要注意區(qū)別(ab)n與(a b)n意義是不同的,不要誤以為(a b)n=an bn(a、b均不為零)?!?。
積的乘方法則:積的乘方,等于把積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即 (n為正整數(shù))。 ※7。
冪的乘方與積乘方法則均可逆向運用。五。
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1。 同底數(shù)冪的除法法則:同底數(shù)冪相除,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減,即 (a≠0,m、n都是正數(shù),且m>n)。
※2。 在應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同底數(shù)冪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數(shù),所以法則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數(shù)的0次冪等于1,即 ,如 ,(-2。50=1),則00無意義。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數(shù)的-p次冪(p是正整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的p的次冪的倒數(shù),即 ( a≠0,p是正整數(shù)), 而0-1,0-3都是無意義的;當a>0時,a-p的值一定是正的; 當a④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 六。
整式的乘法※1。 單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shù)、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乘法法則在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積的系數(shù)等于各因式系數(shù)積,先確定符號,再計算絕對值。 這時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的是,將系數(shù)相乘與指數(shù)相加混淆;②相同字母相乘,運用同底數(shù)的乘法法則;③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要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積的一個因式;④單項式乘法法則對于三個以上的單項式相乘同樣適用;⑤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結果仍是一個單項式。
※2。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單項式乘以多項式,是通過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乘以單項式,即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積是一個多項式,其項數(shù)與多項式的項數(shù)相同;②運算時要注意積的符號,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它前面的符號;③在混合運算時,要注意運算順序。 ※3。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中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要防止漏項,檢查的方法是:在沒有合并同類項之前,積的項數(shù)應等于原兩個多項式項數(shù)的積;②多項式相乘的結果應注意合并同類項;③對含有同一個字母的一次項系數(shù)是1的兩個一次二項式相乘 ,其二次項系數(shù)為1,一次項系數(shù)等于兩個因式中常數(shù)項的和,常數(shù)項是兩個因式中常數(shù)項的積。
對于一次項系數(shù)不為1的兩個一次二項式(mx a)和(nx b)相乘可以得到 七。平方差公式¤1。
平方差公式:兩數(shù)和與這兩數(shù)差的積,等于它們的平方差,※即 ?!杵浣Y構特征是:①公式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兩個二項式中第一項相同,第二項互為相反數(shù);②公式右邊是兩項的平方差,即相同項的平方與相反項的平方之差。
八。完全平方公式¤1。
完全平方公式:兩數(shù)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
第五章 平等線與相交線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2、對頂角相等 3、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條件: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4)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面三刀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平行線的特征: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命題:⑴命題的概念: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⑵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
命題常寫成“如 果……,那么……”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6、平移 平移是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平移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1) 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1、含有兩個數(shù)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個位置,其中兩個數(shù)各自表示不同的意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shù)組成的數(shù)對,叫做有序數(shù)對,記作(a,b)2、數(shù)軸上的點可以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個數(shù)叫做這個點的坐標。3、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點的數(shù)軸。
這樣我們就說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有兩個坐標軸,其中橫軸為X軸,取向右方向為正方向;縱軸為Y軸,取向上為正方向。
坐標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標平面,兩坐標軸的公共原點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X軸和Y軸把坐標平面分成四個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象限以數(shù)軸為界,橫軸、縱軸上的點及原點不屬于任何象限。一般情況下,x軸和y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
3、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于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于橫軸。4.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 點到y(tǒng)軸的距離為|x|;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點: 1.關于x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
2.關于y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 3關于原點成中心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與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縱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
各象限內和坐標軸上的點和坐標的規(guī)律: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軸正方向:(+,0)x軸負方向:(-,0)y軸正方向:(0,+)y軸負方向:(0,-) x軸上的點縱坐標為0,y軸橫坐標為0。第七章 三角形 1、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確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2、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 3、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4、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于一點,三條中線交于一點;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于一點。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簡寫成“斜邊、直角邊”或“HL”。 (只要有任意兩條邊相等,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就全等)。
6、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1)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邊邊”或“SSS”。 (2)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角邊角”或“ASA”。
(3)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角角邊”或“AAS”。 (4)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角邊”或“SAS”。
27、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 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3)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重合(也稱“三線合一”),它們所在的直線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 (4)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銳角。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一、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現(xiàn):注意容貌上的修飾、舉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3.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4. 別人欣賞我們的長處,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點,這種被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恥的人。 6.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xiàn)。
7.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 8.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是最美麗的服裝。
9.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3.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三、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3. 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tài)度,要適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xiàn),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賞、接納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chǎn)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一、“我能行!” 1. 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經(jīng)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xiàn)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3.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
4.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qū)。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為中心的心態(tài)會使他遠離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質:⑴樂觀,⑵好奇,⑶專注。
三、唱響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 2. 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 3. 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4. 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5.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fā)展結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 (舉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jīng)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4. 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yǎng)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 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是獨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xiàn)是自立。 5. 有了獨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識后,又該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多實踐多鍛煉。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在水中反復練習?!?/p>
(請你列舉你生活學習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問題) 6. 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一、人生自強少年始 1.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fā)進取。
2. 自強精神表現(xiàn)在困難面前:⑴不低頭,不喪氣;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⑶勇于開拓,積極進?。虎戎敬娓哌h,執(zhí)著追求;等等。 3. 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4. 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5.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6.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二、少年能自強 1. 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zhí)著追求。
2. 自強的關鍵:戰(zhàn)勝自我。 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3. 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4. 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⑵戰(zhàn)勝自身的弱點;⑶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
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1. 挫折:指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時而產(chǎn)生了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消極情緒的反應。
2. 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范的天災人禍,⑵各種人為因素(包括:社會、學校、家庭因素),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