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清楚比較常見的汽車企業(yè)有哪些,如:德國大眾(大眾旗下的有奧迪,保時捷,西亞特等等很多),美國通用,美國福特,美國克萊斯勒,日本豐田,日本本田,日本日產(chǎn),日本馬自達,日本的富士重工(生產(chǎn)雷克薩斯),日本的鈴木,日本的五十鈴等等,英國的羅孚,英國的蓮花等等(英國的汽車品牌很多都被別的汽車公司收購了的),法國的雷諾,法國的標志,法國的雪鐵龍(現(xiàn)在標志跟雪鐵龍合并了),意大利的菲亞特(很多豪華跑車都被這家公司收購了,如蘭博基尼,法拉利等等),瑞典的沃爾沃(2010年被中國的吉利集團收購了),瑞典的薩博,捷克的斯柯達等等等等,很多,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汽車公司,中國的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三大央企:長春的一汽,湖北十堰的二汽(就是東風汽車,06年總部已遷至武漢),重慶的長安汽車;地方國企就多了:廣汽,上汽,奇瑞,北汽等等。
然后,你要搞懂一些汽車公司推向市場的汽車產(chǎn)品有哪些品牌,如一汽跟大眾的合資品牌有:奧迪,高爾夫等等;上汽跟通用的合資品牌有:別克(君越就是它的車型之一),雪佛蘭(新賽歐就是雪佛蘭的一個車型之一)等等 給你概括一下地說吧,就是:一家汽車公司(可以籠統(tǒng)的說是一個品牌吧)的產(chǎn)品分很多個系列,而系列中又分很多種車型,如:別克屬于上海通用公司,它是一個系列,而君越就屬于別克系列,它是一種車型; 最后呢,你要弄清楚一輛汽車的技術參數(shù)有哪些:大致的有,排量(如3.0L就是排量是3升,指的是所有汽缸容積之和),扭矩,轉速,功率,油耗 當然,一些必要的而且比較常見的技術也要知道啦,DSI(燃油缸內直噴),TSI(渦輪增壓),DSG(雙離合)等等了 我在這里不可能一字一句的全打出來解釋清楚,只能說一些常見的,說個大概,更多的你可以多看一些汽車雜志相關的書籍,學習的話可以看“汽車構造”這本書。上面的字全都是我一字一句地打出來的,急著要你那幾個財富點,你就把分給我了吧,謝謝了。
前段bai時間,為了系統(tǒng)地學習一下汽車方du面的知識,我買了幾本zhi相關方面的書。
看完以后發(fā)現(xiàn),dao雖然其中的知識內容比較淺顯,但這些內容經(jīng)過課本的整理以后脈絡非常清晰,學習起來特別容易。因此,從今天開始,我準備做這樣一個欄目,來搬運一下課本上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一些新入行的卡友來盡快地了解自己的座駕。
因為是面向新手的,所以下面的知識可能比較基礎,希望老司機們不要嫌棄,多多批評指正。這第一期內容,就要從最基本的說起,那就是汽車的結構。
汽車上的零件千千萬萬,但是當有人問道“汽車由什么組成”的時候,很多人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一般來說,大家把汽車主要分成四個部分:)車身)發(fā)動機)底盤)電氣設備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像剝洋蔥一樣,把汽車的四部分一個一個地剝下來看一看。
車身首先來說車身。車身是車輛用來載人或者裝貨的部分。
包括車身本體(框架)、車身外觀件、車身內飾件、車身電氣附件。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都是整體結構。
而貨車的車身一般都是有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車身按照其它是否承載底盤結構分為“承載式車身”、“半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
比如:轎車的發(fā)動機、變速箱等底盤件直接連接在車身本體身上,車身需要承載他們的重量,因此它就是承載式車身;(承載式車身的“一廂”“兩廂、三廂”你知道什么意思嗎?)而貨車底盤都有單獨的大梁,用來承載底盤各總成,車身只負責承擔人員和貨物的載荷,因此它是非承載式車身??梢钥闯?,承載式車身由于承受了底盤的載荷,因此承重能力相對來說不如非承載式車身。
但由于結構緊湊,車輛更加整體,所以噪音低,重量小,一般用于轎車等車型。而非承載式車身由于具有更加強大的承載性能,因此除了卡車之外,還有許多硬派越野車會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
發(fā)動機把車身拿掉以后,我們一眼就能找到汽車的心臟——發(fā)動機。雖然各位媒體老師的評測內容里都把發(fā)動機歸到底盤部分講解,但是由于發(fā)動機結構、原理復雜,因此在常常被列為單獨的一部分。
另外,這里所說的發(fā)動機,其實包括它的所有附件,比如油箱、尾氣后處理系統(tǒng)等等,他們都可以對應到發(fā)動機“五大機構”、“兩大系統(tǒng)”當中(這篇文章先不展開介紹)。底盤去除了車身和發(fā)動機之外,剩下的車架(正如前面所說,承載式車身沒有單獨的車架)、變速箱、后橋、車輪等等都屬于底盤部分。
按照不同的功能,底盤可以分為四大系統(tǒng):行駛系、轉向系、傳動系和制動系。這一部分,我們后邊也會進行單獨展開。
電氣設備電氣設備主要由電源系統(tǒng)、用電設備和配電裝置組成。可以看到,其實電氣設備是鑲嵌在其它三個部分之中的,但它像一個密密麻麻的網(wǎng)一樣,將汽車的各個機構連接在一起,同時又像指揮官一樣,協(xié)調著各部分的工作。
因此,將這一部分單獨列出來,對于車輛的整體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1 壓燃式(柴油機) 點燃式(汽油機)2 五大系統(tǒng)兩大機構 曲柄連桿機構 配氣機構 冷卻系統(tǒng) 潤滑系統(tǒng) 燃油系統(tǒng) 啟動系統(tǒng) 點火系統(tǒng)(這個之針對汽油機)3 功率混合氣11.8-13.3 經(jīng)濟混合氣 14.8-16.3 現(xiàn)在一般都用過量空氣系數(shù)這個單位 至少我們學的教材是 這個數(shù)據(jù)是我換算出來的 這個題不好說4 點火間隔角 720/8=905 散熱 保護發(fā)動機部件不被高溫損壞6 1.24-1.31g/cm三次方7 保證轉彎時車輛兩側車輪能以不同速度行駛8 185 斷面寬 65 扁平率 R輪胎結構記號 14 表示適用輪輞直徑 86 載荷系數(shù) H速度記號9 CH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CO 顆粒10 1改變傳動比 2實現(xiàn)倒退行駛 3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11 CO CH NOx12 我打不出公式 就是π*(二分之R)的平方*S+Vc 這個整體除以Vc 這是壓縮比 排量是π*(二分之R)的平方*S+Vc 這個整體*413 自動變速器我們沒講 pass 之后的問題不是一般的汽車構造理論課的問題 更多的是實際經(jīng)驗 我是汽車專業(yè)的學生 做你這些題也挺費勁 參考的資料是吉大的汽車構造 你就參考一下吧 要是滿意你就再加點分 不滿意你也別罵我。
整車知識現(xiàn)代汽車是由多個裝置和機構組成的。
不同型號、不同類型及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汽車其基本構造都是由發(fā)動機、底盤、電器設備和車身四大部分組成。發(fā)動機是為汽車行使提供動力的裝置。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燒產(chǎn)生動力,然后通過底盤的傳動系統(tǒng)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發(fā)動機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兩種。
現(xiàn)代汽車廣泛采用往復活塞式內燃發(fā)動機。它是通過可燃氣體在汽缸內燃燒膨脹產(chǎn)生壓力,推動活塞運動并通過連桿使曲軸旋轉來對外輸出功率的。
主要包括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tǒng),它們是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起動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和潤滑系統(tǒng)組成。柴油發(fā)動機的點火方式為壓燃式,所以無點火系統(tǒng)。
發(fā)動機1、曲柄連桿機構:主要由缸體、活塞環(huán)、連桿、曲軸和飛輪等組成。缸體上部為汽缸、下部為曲軸箱。
活塞位于汽缸內。活塞環(huán)用來填充汽缸與活塞之間的間隙,防止汽缸內的氣體泄漏到曲軸箱內。
曲軸安裝于曲軸箱內。飛輪固定于曲軸后端,伸出到發(fā)動機缸體之外,負責對外輸出動力。
連桿用來連接活塞與曲軸,負責傳遞兩者之間的動力與運動。汽車發(fā)動機是多缸發(fā)動機,活塞與連桿的數(shù)目與缸數(shù)相同,但曲軸只有一根。
2、配氣機構:該機構主要由凸輪軸、氣門及氣門傳動件組成。每一個汽缸都有一個進氣門和排氣門,分別位于進、排氣道口,負責封閉和開放進、排氣道。
凸輪軸通過正時齒輪或者齒型皮帶由曲軸驅動而轉動,通過氣門傳動組件定時將氣門打開,將新鮮液體充入汽缸或者將燃燒后的廢氣排除汽缸。3、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統(tǒng):主要由空氣濾清器、化油器(或者燃油噴射裝置)、進氣管、排氣管、消聲器、汽油泵和汽油箱組成。
主要功用是將汽油霧化、蒸發(fā)后,與空氣混合成不同濃度的可燃混合氣充入汽缸,供燃燒使用。同時,將燃燒后的廢氣排除汽缸。
進入汽缸內的混合氣量由駕駛員通過加速踏板控制,以滿足發(fā)動機不同負荷的需要。4、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tǒng):主要由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排氣管、消聲器、柴油箱、輸油泵、噴油器等組成。
通過空氣濾清器和進氣管進入汽缸內部的是空氣。柴油箱內的柴油被油泵抽出并進入噴油泵,經(jīng)噴油泵加壓后,通過噴油器直接以霧狀噴入汽缸燃燒室內。
柴油在燃燒室內完成蒸發(fā)、混合后自燃。燃燒后的廢氣則由排氣管排出汽缸。
駕駛員通過加速踏板根據(jù)發(fā)動機負荷的大小,控制每次噴入汽缸的柴油量。5、點火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為汽油機獨有,由蓄電池、點火開關、分電器總成、點火線圈、高壓線和火花塞組成。
火花塞位于汽缸燃燒室。該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使火花塞按時產(chǎn)生電火花,將汽缸內的可燃混合氣點燃而做功。
柴油機的燃燒方式為自燃(壓燃),不設點火系統(tǒng)。6、冷卻與潤滑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與潤滑系統(tǒng)負責保護發(fā)動機正常工作,使發(fā)動機有一個較長的使用壽命。
冷卻系統(tǒng)主要由水泵、散熱器、風扇、水套和節(jié)溫器等組成,負責使發(fā)動機有一個合適的工作溫度。潤滑系統(tǒng)由機油泵、機油濾清器、主油道和油底殼組成,在發(fā)動機上起潤滑、冷卻、清潔和密封等作用。
7、起動系統(tǒng):主要由蓄電池、起動控制與傳動機構和起動機(馬達)等組成,用來起動發(fā)動機,使其投入運轉。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fā)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fā)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chǎn)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底盤由傳動系統(tǒng)、行駛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和制動系統(tǒng)組成。1、傳動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用來將發(fā)動機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輪,并使之適合與汽車行駛的需要。
離合器固定于發(fā)動機飛輪后端面,并和變速器相連。離合器經(jīng)常處于接合狀態(tài)。
當駕駛員踩下離合器踏板時,離合器分離,動力傳遞中斷,以便進行起步、換檔和制動等項作業(yè)。離合器還可通過打滑對傳動系統(tǒng)實行過載保護。
變速器上設有若干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各擋傳動比都不相同,可以滿足汽車在不同行駛阻力和不同車速下的需要。倒擋可以使汽車實現(xiàn)倒駛。
“空擋”可以將動力傳遞中斷。萬向傳動裝置位于變速器和驅動橋之間,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傳至驅動橋。
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組成,其中有一個橋(多半是后橋)是驅動橋,驅動汽車,而另一個橋(多半是前橋)為從動橋,不起驅動作用。但越野汽車所有的車橋都是驅動橋,因此在變速器后面設有分動器,負責向各橋分配動力。
2、轉向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用來改變或者恢復汽車的行駛方向。它是通過使前輪相對與汽車縱向平面偏轉一定的角度來實現(xiàn)轉向的。
轉向系統(tǒng)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組成。3、制動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的作用是使行進中的汽車迅速減速直至停車,是停放的汽車可靠地駐留原地不動。
行車制動裝置由設在每個車輪上的制動器和制動操縱機構組成,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來操縱。駐車制動裝置的制動器有裝在變速器第二軸上的,但大多數(shù)是與后橋制動器合一的,駐車制動器由手操縱桿來操縱。
電器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組成。電源包括發(fā)電機和蓄電池。
用電設備的內容很多,不同車型不太一樣,主要有點火系統(tǒng)、起動系統(tǒng)、照明、。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jīng)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
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xiàn)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鐘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fā)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yè)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chuàng)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jīng)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
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fā)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于驅動機械,便產(chǎn)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fā)展的序幕。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fā)動機,讓燃料在發(fā)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后來稱這類發(fā)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fā)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后點火,提高了發(fā)動機效率。這種發(fā)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fā)明,人們把這種循環(huán)改稱為奧托循環(huán)。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臺二沖程試驗性發(fā)動機。1883年10月,他創(chuàng)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fā)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采用一臺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xiàn)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huán)、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后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
與此同時在1893年就與威廉.邁巴特合作制成了第一臺高速汽油試驗性發(fā)動機的德國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邁巴特的協(xié)助下,又于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輛“無馬之車”。該車是在買來的一輛四輪“美國馬車”上裝用他們制造的功率為1.1馬力,轉速為每分鐘650轉的發(fā)動機后,該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當時所謂“令人窒息”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駛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發(fā)動機驅動的四輪汽車就此誕生了。
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制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yè)的鼻祖。
進入20世紀以后,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T”型車時,這種車產(chǎn)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yè)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
福特公司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 日本可謂“后起之秀”,當歷史進入20世紀,日本才出現(xiàn)第一部汽車,幾年后日本人才開始研制汽車。
但誰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車(向我國上海)的日本,60年后竟然出口汽車達6400萬輛,登上了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汽車發(fā)展史上一個特大新聞。
當然美國也決不會就此罷休,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未來的汽車市場仍是世界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
有人以美國汽車之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它平均每15分鐘用于汽車生產(chǎn)的投資就高達180萬美元,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數(shù)字。因此,人們預料在將來,只有資金龐大的汽車公司才能有這樣的投資能力,不過由于有政府等各 界支持,未來汽車舞臺也不是大公司唱獨有戲,中小型汽車公司也會有很大的發(fā)展。
為了占領未來汽車市場,如今已有許多公司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wèi)星導航等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yè)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 汽車通常由發(fā)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部分組成。
發(fā)動機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發(fā)出動力。大多數(shù)汽車都采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它一般是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汽油發(fā)動機采用)、起動系等部分組成。
底盤接受發(fā)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chǎn)生運動,并保證汽車按照駕駛員的操縱正常行駛。底盤由下列部分組成: 傳動系——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綸。
傳動系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部件。 行駛系——將汽車各總成及部件連成一個整體并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
行駛系包括車架、前軸、驅動橋的殼體、車輪(轉向車輪和驅動車輪)、最架(前懸架和后懸架)等部件。 轉向系——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選擇的方向行駛,由帶轉向盤的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組成。
制動裝備——使汽車減速或停車,并保證駕駛員離去后汽車能可靠地停駐。每輛汽車的制動裝備都包括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tǒng),每個制動系統(tǒng)都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組成。
車身是駕駛員工作的場所,也是裝載乘客和貨物的場所。車身應為駕駛員提供方便的操作條件,以及為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或保證貨物完好無損。
典型的貨車車身包括車前鈑制作、駕駛室、車廂等部件。 電氣設備由電源組、發(f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