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筆者并無意在此引發(fā)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爭論,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高爾夫球具研究與銷售的人士,只是想從球具的角度出發(fā),與大家來探討一下高爾夫球具對于打好高爾夫球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對于各位球友在選購球具時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已經(jīng)開始打球的朋友都有體會,正確的高爾夫揮桿姿勢比較難以掌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由于揮桿動作是身體左右(橫向)轉動,而手臂則需要上下(縱向)運動,而且要將這種橫向與縱向的運動在擊球的一瞬間達到相對協(xié)調的配合,才能夠擊出一個“好球”。這種運動方式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幾乎不用,即便是在其它的體育運動項目中也很少使用,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使身體肌肉來“記憶”住這種運動方式,才能夠掌握好。
具專業(yè)機構測定,一個完整的揮桿動作平均時間為3秒,而擊球一瞬間的平均時間為:萬分之五秒!也就是說:要在3秒中將兩種方向完全不同的運動協(xié)調起來,并且必須要在0.0005秒中達到“完美結合”,而且在這一瞬間中要避免任何細小的失誤。 正是由于高爾夫揮桿姿勢的這種難度,使大家忽視了對球具的重視,特別是對于剛剛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的人,往往將打不好球的原因歸罪于自己的動作不夠正確!其實,大多數(shù)球友難以掌握正確的揮桿動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使用符合自身水平的球具! 大家知道,各品牌的生產(chǎn)廠家基本上是按照“初學者、中級者、高級者”這樣的劃分來推出自己的產(chǎn)品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有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球具! 首先,我們來談談初學者為什么要使用“初學者用桿”呢?舉一個比較極端的(開球木)例子:長度45英寸、桿面傾角8.5度、桿身硬度X、球桿總重量350克,一般的高爾夫愛好者看到這個數(shù)據(jù)后,肯定都會覺得自己使用不了,更不要說初學者了。
市場上凡是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初學者用球具一般都會遵循這樣的規(guī)格,球桿總體方面:重量輕、揮桿重量也較輕;桿頭方面:低重心、桿面傾角較大;桿身:較軟;無論是鐵桿還是木桿,基本上都會采取這種設計規(guī)格。 總重量和揮桿重量較輕,是因為考慮到初學者還不會利用身體的回轉來帶動球桿,如果過重會使手臂吃力,造成初學者下意識地使用胳膊的力量來揮動球桿,從而無法學會通過身體的轉動來帶動球桿的正確揮桿姿勢;桿頭低重心和較大的桿面傾角設計,是為了使初學者能夠輕易地將球打起來,如果總是地滾球的話,容易使初學者喪失信心和興趣。
軟桿身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初學者充分體會:一旦身體與手臂的協(xié)調達到“完美結合”時的感覺,也可以稱作達到“完美結合”時的證據(jù)。當初學者偶爾打出一個好球時,一般具體的感覺都會是:“好象沒有用什么力氣、很輕松地就將球擊出很遠?!?/p>
有了一定基礎的球友都知道,以基本正確的姿勢進行揮桿時,在通過身體的轉動來帶動手臂下桿時,由于桿頭重量的原因,人們會體會到桿身的韌性(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彎曲),當利用好了這個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彎曲將球擊出時,就會產(chǎn)生出“好象沒有用什么力氣、很輕松地就將球擊出很遠的感覺”,其實這就可以證明你的揮桿動作比較正確。由于初學者揮桿速度不夠快,如果桿身較軟,會使桿身的這種韌性感覺更為明顯。
對于中級者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桿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在這一階段,由于揮桿姿勢已經(jīng)基本固定,而幾乎所有中級水平球友的揮桿姿勢均會存在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如果這時候再去改正姿勢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PGA的職業(yè)教練Gary Wiren曾經(jīng)指出:要糾正一個錯誤動作,需要將正確的新動作重復10000次以上。這對于大多數(shù)業(yè)余高爾夫愛好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相信不少人都會有切身的體會。
此時,提高成績的最行之有效方法末過于選擇一支適合自身揮桿動作的球桿了。比如:如果球的方向性不穩(wěn)定,可以選擇“桿頭左右的慣性能率”更大一些的、或者是能夠產(chǎn)生更多后旋一些的球桿;而對于經(jīng)常擊出右曲球的人:則可以選擇桿面角度為關閉型的,或者是球桿落地角度較大的,或者是桿頭的重心距離較短的球具;對于希望糾正左曲球、提高擊球距離、有效命中率、調整彈道高低等等要求,都可以采取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更加適合自己揮桿動作習慣的球具,來進行有效地調整,以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對于職業(yè)選手來說,就更加重視球具了,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老虎“伍茲”曾公開抱怨現(xiàn)用的開球木不好用,并且在1場非正式比賽中使用了TITLEIST的一號木,令NIKE公司極為尷尬。在國外,職業(yè)選手使用的球桿基本上都是“量身定制”的,他(她)們對球具、特別是對于桿身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綜上所述,從剛開始學球起,高爾夫球具就對掌握正確的揮桿姿勢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此時使用不適合的球具,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采用一些不正確的彌補性動作來進行擊球,從而無法掌握正確的揮桿姿勢。而對于中高級選手來說,選用適合自身揮桿習慣的球具,可以彌補自身動作上的不足,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充分享受高爾夫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
當然,各位球友不應該就此認定球具比揮桿動作更為重要。
握桿、站姿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jié)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jié)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lián)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wěn)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4、站姿:右腳方方正正的抵著假想中與彈道平行的一條線呈90°。左腳向外開1/4,以5#鐵桿為準,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比5#鐵桿長的就開得寬;比5#鐵桿短的,雙腳就向內攏一些。雙臂和關節(jié)盡量向身體靠緊,雙腳向內指。
回答者:ronnie_ - 總監(jiān) 八級 1-11 14:58
高爾夫球講究禮節(jié),以下幾點,是球場上應遵守的基本禮貌:
1.擊球或揮桿前,應先確定近旁無人站立或遠處無人立于球可能擊到之處,并檢視地上是否有石塊、小卵石、樹枝等,以免揮桿觸及飛起而傷及他人。
2.對方擊球時,不可在其后方徘徊,或釘著看打擊路線,也不要高聲喧嘩妨礙對方。
3.前組球員未走出落球距離之外時,從組不得擊球,并在快接近前面組隊時,應將速度放慢下來。
4.當您前組球友,把使用過的球道、果嶺、沙坑回復原狀,而不致于影響您的擊球時,您將會快樂而順暢的打完18洞。
5.擊出之球不易找到時,應立即作手勢讓后組員先行通過。找球時間未達五分鐘時,即應作此手勢,后后組球員紛紛通過并遠離落球距離時,才可繼續(xù)擊球。
6.一洞打完后,應立即離開果嶺。
7.對于距離、球桿的選擇,應與桿弟商量,但不得向桿弟以外的人發(fā)問,尋求指導。
8.勿在腰間纏一條長毛巾,進入會館或餐廳時須脫帽。
9.如無特殊規(guī)定,二球賽應較三球賽或四球賽有優(yōu)先權,并得超越之。而單獨打的球員無優(yōu)先權,應讓任何球隊優(yōu)先優(yōu)通過。
10.打一整回合(十八洞)者之比賽,較不打一整回合之比賽為優(yōu)先。
11.當某組球員不能在場上保持應有的位置,并落后前面一組球員一洞以上,就應該讓后面一組超越先打。
12.打球所花的時間應以快走彌補,勿讓同伴久候。
13.熟悉規(guī)則后才上球場。
在站立姿勢時,除了握桿、雙腳位置之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基本動作,要強調這些基本動作的重要性是因:
1. 只有在站立姿勢時,才能看見自己全身的動作,一但上桿后,眼睛只能盯著球。
2. 在擊球時便是盡量恢復站立的姿勢,才能保持最穩(wěn)定的擊球。
下列將說明這些基本動作。
一、姿態(tài)(Posture)
1. 指瞄球時的姿態(tài)型態(tài)。
2. 從身體正面看去身體左半邊應比右半邊得高,左手與球桿連成一直線,雙肩與雙手成三角形。
3. 從側面看去除膝部微彎之外,腰部更要向后彎,即腹部向后收,使上半身成三十度之傾角。
4. 背部脊椎應打直,下巴應抬高讓肩膀容易轉動。
5. 好的擊球準備動作,一定是有一個彎曲而且穩(wěn)定的下半身,重要的關鍵是膝蓋要彎曲,保持彈性這個動作。
一個正確的站姿,可以幫助我們旋轉上半身做揮桿動作時,下半身穩(wěn)固的支撐整個力量的產(chǎn)生,我們必須經(jīng)常性練習站姿,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擊球準備姿勢。
二、球位(Ball Position)
1. 球的位置取決于不同的揮桿,球應置于全揮桿弧度最低點。
2. 球桿的長度可分出球與身體間的距離,桿面傾斜度(桿頭的傾斜角)則決定球位的放置。
3. 號數(shù)愈大的桿子傾斜度愈大,愈要靠近右腳,以利向下切球增加球的旋轉。
4. 反之則要靠近左腳,以利桿頭在通過揮桿最低點(谷底)后擊到球,使球易飛高。
身體并行線(Alignment)
1. 如要打出筆直地飛往目標的球,除了桿面朝向目標,身體其余部份也都應與目標線平行。
2. 雙腳、雙膝、腰部及肩膀均應與目標線平行,如此身體才能保持方正瞄球與方正擊球。
3. 不論長桿或短桿甚至推桿,如不采開放式站姿則身體各部位均應與目標線平行而站。
平衡(Balance)
1. 即身體重量或重心的分配。
2. 在站姿時,雙腳的重心平均落在兩腳上應是各50%的分配。
3. 上桿時重心逐漸右移,至頂點時應有80%的重量落在右腳上,且應放在右腳的內側而非外側,下桿時重心逐漸左移,至擊球時應兩腳平均站穩(wěn),且重量稍微放在左腳上。
高球揮桿是一種連貫性的動作,除了有個好的站立姿外,在揮桿流程中不是單單改一樣缺點,便可以打得個又直又遠,如果有的話都是偶有佳作 ,每一個動作力度和支點都會改變整個揮桿軌道,故我們教學方法特別注重下盤上力的基礎。
完成瞄球基本姿勢步驟 (1) 身體放松,精神集中,進行一、兩次深呼吸,握桿。
(2) 根據(jù)所使用的球桿,確定球與足的距離,輕輕踏腳調整姿勢,保持兩腳的安定。 (3) 兩肘彎曲,將球桿舉至體前,兩手向右回旋,檢查右手的中指和無名指的握桿。
再向左回旋,檢查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握桿。 (4) 將兩臂下放伸出,使桿頭位于球的正后方,桿面正對球的飛行方向,桿頭底部輕輕觸地。
(5) 兩臂彎曲并稍稍內扣,上體微微前傾,頭頸部保持正直、放松,目視球。 (6) 輕輕晃動桿頭。
為了使揮桿動作更加流暢,在開始揮桿之前輕輕左右擺動一下桿頭有利于松弛全身肌肉的緊張,集中精力。
Stance 站位
站位Stance 握桿Grip 瞄準Aim 揮桿Swing 重心位移Switch 收桿Finish
如何取得正確站姿
所謂打高爾夫球的站姿即雙腳擺放的方式。如果將握桿視為身體羽球桿之接觸點,則站姿便是雙腳緊貼地面。揮桿時欲保持身體平衡,也得配合地形之變化才行。站姿要注意雙腳的距離、方向及角尖開放的角度,其最大目的在於「從大地吸取力量」。欲達此目的,便應重視腳部之穩(wěn)定感。
基本站姿
采取雙腳對齊的正確姿勢,雙腳打開,以保持身體之穩(wěn)定。然后,再輕揮球桿。這種幅度乃個人之基本站姿,而5號鐵桿的站姿約與之相等,兩腳跟之距則與腰身幅度相等。因木桿之長度能擊出高飛球,故為求平衡,兩腳跟的寬度應略為開放,約與肩寬相等。站姿的幅度擴大,腰部旋轉后才能保持平衡;若幅度過小,便會因旋轉而失去身體平衡。不過,腰部旋轉欠靈活者,可略向外分開兩腳腳尖。上揮動作較大者,則閉合右腳,使腳踝成直角;腰部難以左旋者,則可分開左腳尖而成四十五度。
重心擺放法
決定站姿后,便該考慮瞄球時身體重心的擺放方法。通常,身體的重心放在兩腳后跟,揮桿時切忌抬高腳跟。兩腳的腳拇指應緊貼地面,好像用腳底的肌肉。若自覺如「鳥兒棲枝」,則能做到雙膝彎曲,利用其力量站立。 決定球位置的方法
球放置的位置與揮桿有密切的關系。在揮桿動作里,將手腕、脊椎視為揮桿軸心,再配合肩、腰、膝部三點的力量,而做到「大旋轉的擊球」。另外,利用強大的手腕力量,使擊球姿勢好比「從右肩飛出桿頭」。旋轉揮桿的姿勢不但美妙,同時更針對球的位置來變化本身之動作。
Grip 握桿方法
在高爾夫球運動當中,"球桿"是唯一與我們身體接觸的外來物體,也唯有藉著此物體才能達到完美的揮桿與擊球目的,所以擁有正確的握桿技巧,對於日后球技的進步就有相當大的影響,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進而充分享受高爾夫球運動的樂趣。因此如果想打好高爾夫球,球友們勢必先學會良好且正確的握桿方法,以下便依照順序,說明握桿方法的要點。
1.首先以左手小指、無名指、中指扣緊球桿,此三指可謂為「握桿的靈魂」,同時以 手指根部較肥厚的肉墊部分貼緊握把。
2.左手拇指與食指貼住球桿,并使此二指指縫密合成一直線,不要有間隙。
3.再以右手小指重疊扣在左手食指與中指之間,右手無名指與中指輕扣球桿。
4.右手拇指與食指貼住球桿,并使此二指指縫密合成一直線,不要有間隙。右手掌包 握住左手,使二手與球桿有合而為一的感覺。
5.最后可進行自我檢測:左右手拇指與食指的密合線是否平行、此密合線是否可平行 延伸至右肩、二手必須平均握在球桿正上方、雙眼目視是否只看到左右手的第1和 第2個指關節(jié)(避免過於左右翻轉,造成揮桿不順暢)、右肩自然下垂、桿身稍微偏 左、握桿之處與身體約為1.5個拳頭的距離。等等。
如果能依照上面所描述的方法,找到正確的握桿方式,并多加練習以及自我檢測,才能在揮桿時發(fā)揮出無與倫比的功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Address瞄準
站位腳的寬度因人而異。在使用長球桿或打長距離時,右腳張開至與肩同寬;反之用短球桿或打短距離時,則以腰部的寬度為準。瞄準時的要訣是收下巴、兩臂縮緊,球桿面、桿身、握柄至左臂、左肩,自然地呈一直線,注意左肩應略高於右肩,其差距約等於一個拳頭大小,擊球前膝蓋稍微朝內彎曲,將身體重心放在兩腳腳跟至腳掌中間,頭部略朝右傾,保持瞄準的姿勢。
Swing揮桿
揮桿的方法:一個正確及好的揮桿姿勢方法,可以奠定下許多扎實的基礎,并且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不正確的揮桿,會造成自己運動上的傷害,球也會打不直、遠等許多瓶頸。
凡是都是開始最重要,所以揮桿是開始更是最基本的動作。
在練習高爾夫的開始姿勢很重要,握桿,站姿和揮桿都會影響擊球的準確度。首先握桿分為三種 :重疊式握法,棒式握法,互鎖式的握法。握桿最重要的是左手的姿勢,最后的三個手指頂住球桿,千萬不要握在掌心中?;⒖趯χ虡?。
然后是站姿,瞄準姿勢,掌握這些基礎以后才能提高擊球的準確度,或者現(xiàn)在有一種揮桿姿勢校準器,可以幫助初學者規(guī)范自己的動作
另外就是多加練習,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可以配備輔導的器械。 有需要可以QQ12419117 15383797949
一、打高爾夫的動作要領: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jié)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jié)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lián)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wěn)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二、參考資料:
握桿:不用說,握桿是高爾夫運動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握桿影響著整個揮桿過程中各個部分的動作。握桿沒有做好,取姿瞄球、相對球位、穩(wěn)定觸球擊出、球的飛行軌跡、飛行距離都將受到影響,還會導致打厚或者打薄。
站位和站姿:
脊椎角度:這個角度是高爾夫瞄球姿勢中最為重要的。站直時脊椎與地面的角度是90度,然后彎曲膝部,上身從髖部前傾大概45度,那就是一個合適的脊椎角度,在揮桿過程中要保持這個角度。
瞄準方向:最為簡單的檢查方法就是看桿面是否與目標線垂直,如果沒有瞄準正確方向,那球將飛離指定目標。另外,為了使球停留目標落點,那你可能刻意調整揮桿路徑來改變球飛行的軌跡,而這是錯誤的,并且會帶來一串的錯誤。
后揮桿:這是做到平穩(wěn)、有力、流暢揮桿的第一步(當然之前的基本站位等必須先完成)。開始后揮桿做得是否正確至關重要,而揮桿過程的節(jié)奏主要由后揮桿來奠定。后揮桿不應該動作過快,并在起桿、上桿、到達揮桿頂點幾步有節(jié)奏地進行。
揮桿頂點:揮桿頂點需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在此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揮桿太過,這將給手腕帶來壓力,從而影響這個揮桿動作的流暢性。而如果在揮桿頂點球桿位置不對,那下?lián)]桿和收桿將與之抵觸。
下?lián)]桿:從揮桿頂點揮桿而下,直到擊球點,下?lián)]桿將創(chuàng)造一個正確(或錯誤)的揮桿路徑和揮桿平面,是否做的正確影響到桿面是否能夠垂直目標線將球有力地擊出。送桿和收桿: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