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資格統(tǒng)考,小學筆試科目二是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其考試內(nèi)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
《綜合素質(zhì)考試大綱》、《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內(nèi)容:
①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
②后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③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
擴展資料
考試科目
統(tǒng)考:國家統(tǒng)考地區(qū)的筆試科目與地方自主考試不同。地方自主考試筆試科目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國家統(tǒng)一考試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層級,不同層級考試科目不同。根據(jù)規(guī)定,筆試和面試都通過方可獲得教師資格證書。
國家統(tǒng)考試點地區(qū)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廣西、山西、安徽、山東、貴州、江蘇、吉林、陜西、福建。其中,湖南、陜西、山西教師資格是一年一次考試,上半年不舉行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tǒng)一考試。
有些省份還需要考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政策法規(guī),學科專業(yè)素質(zhì),教育方法,教育教學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教學法。此信息僅供參考,詳細情況以各地報名簡章原文為準。如有出入,請大家予以指正!
省考:主要考試科目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地區(qū)還需考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教師職業(yè)道德等科目。
考試分中學(含中等職業(yè)學校)、小學和幼兒園3個級別。申請認定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資格,中等職業(yè)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高級中學、初級中學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中學層次考試;申請認定小學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小學層次考試;申請認定幼兒園教師資格的人員參加幼兒園層次考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教師資格考試
1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
第一章
教育基礎
第一節(jié)
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及其特點
一、小學教育概述
(一)小學教育的概念
現(xiàn)代教育學定義“小學”為
學齡兒童(
6-12
歲)
接受初等教育所設的學校,屬于基礎
教育的一部分,現(xiàn)分為初級小學、高級小學、完全小學、中心小學以及實驗小學五種類型。
我國傳統(tǒng)教育階段的劃分只有小學和大學兩級,
小學也稱蒙學。
蒙學以學習儒家經(jīng)典為
主,著重兒童認知和行為處事的訓練。
(二)小學教育的任務
根本任務:打好基礎
二、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發(fā)展
據(jù)記載
我國小學產(chǎn)生于殷周時代
(一)古代的小學教育(先秦至鴉片戰(zhàn)爭)
特點:
1
、具有鮮明的等級性
2
、教育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服務
3
、教育過程是通過對兒童的管制、灌輸來進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專制性。
(二)近現(xiàn)代的小學教育(鴉片戰(zhàn)爭至新中國成立)
四個標志性事件
1
、
1878
年,張煥綸所創(chuàng)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內(nèi)附設的小班,是我國近代小學的開端
2
、南洋公學外院
是中國近代意義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學堂
(
1897
年,盛宣懷創(chuàng)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
)
3
、
1904
年清政府頒布了《癸卯學制》
該學制第一次系統(tǒng)構建了以小學堂、
中學堂、
大學堂為主干的學校教育體系。
將小學正式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
清政府
1904
年頒布了《奏
定初等小學堂章程》
設立了初等小學堂,學制五年,人學對象為
7
歲兒童,同時規(guī)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
教育,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義務教育的開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改小學堂為小學校
四個學制
1
、壬寅學制,中國首次頒布的第一個現(xiàn)代學制。
2
、癸卯學制,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近代學制(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3
、壬子癸丑學制,男女同校,廢除讀經(jīng)并改學堂為學校,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
資本主義性質(zhì)的學制。
4
、壬戌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的六三三學制。它是我國小學教育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
程碑,其影響一直持續(xù)到
1949
年。
(三)當代的小學教育
1
、
1986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
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標志著我國的
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
、
1992
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
:小學開始了以素質(zhì)教育為導向的改革
3
、
2001
年開始了第
八
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fā)展、思想品德發(fā)展、醫(y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并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
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qū)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
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準、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nèi)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
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
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擴展資料
申報要求
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guī)定教師資格條件并愿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并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二級乙等及以上標準。
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并由省教育廳統(tǒng)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人員免于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于面試、試講)
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準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yī)院體檢合格。
5.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6.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是肯定無法取得正式編制的。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可以通過當?shù)亟逃?、或者教師資格證報考點了解。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教師資格證
1.學生觀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2.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
3.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具體來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4)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一、考試目標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生身心發(fā)展、思想品德發(fā)展、醫(y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并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qū)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
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準、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nèi)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二、考試內(nèi)容模塊與要求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nèi)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
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后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
具體考試內(nèi)容模塊與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礎1.了解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狀。2.了解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3.了解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4.了解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6.理解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7.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8.掌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知識。
9.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二)學生指導1.了解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
2.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一般方法。3.了解小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
4.了解小學生醫(y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5.掌握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的基本策略和方法。7.能夠根據(jù)小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8.能夠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促進小學生多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三)班級管理1.了解小學班級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3.了解小學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
4.了解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知識。5. 掌握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7.能夠針對班級實際和小學生特點,分析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
8.能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有效的班隊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一、小學綜合素質(zhì)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 二、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
三、小學綜合素質(zhì)題型示例:1.單項選擇題 (1)小明在課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學也跟著起哄。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shù)囊豁検?A.馬上制止,讓小明站到講臺邊 B.不予理睬,繼續(xù)課堂教學 C.稍作停頓,批評訓斥學生 D.幽默化解,緩和課堂氣氛 (2)“五岳”是我國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屬于“五岳”的一項是 A.泰山 B.華山 C.黃山 D.衡山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保ā墩撜Z·為政》) 【注釋】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險。 (3)下列對孔子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孔子看來,學和思二者不能偏廢,主張學與思相結合。
B.孔子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 C.光學習不思考會越學越危險,光思考不學習會越來越糊涂。
D.孔子學與思相結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2.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王林在學校因同學給他起外號,將同學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師給王林的爸爸打電話,讓他下午到學校來。
放學時,王林的爸爸剛來到校門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師當著眾人的面,第一句話就是:“這么點兒大的孩子都管不好,還用我教你嗎?”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角度,對徐老師的做法進行評價。3.寫作題 請以“我為什么要當教師”為題,寫一篇論述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四、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題型示例:1.單項選擇題 (1)在世界教育學史上,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形態(tài)的教育學著作是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D.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2)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復習、做練習等活動,對照新內(nèi)容,發(fā) 現(xiàn)新問題,明確學習任務來導入新課。
這種導入方式稱之為 A.直接導入 B.練習導入 C.事例導入 D.溫故導入 2.簡答題 (1)小學生認知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小學課堂教學常用的組織形式有哪些?3.材料分析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紹班風建設經(jīng)驗時談到:“在我們學校,校長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 班’,及時了解班級情況,適時處理突發(fā)事件。
只要學生出教室門、宿 舍門都要排隊,班主 任都要在場。同時還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學生上課要到;課前打了預備鈴要到;學生聽廣播要到;學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學生上室外 課要到;學生去宿舍要到;學生去餐廳吃飯要到;學生生病要到;學生看電視時要到;學生打掃衛(wèi)生時要到。
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風、班紀大為好轉?!?可是,有的教師卻對這種做法提出異議。
問題:請運用小學班級管理的有關理論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2)一位初任教師在進行《伊犁草原漫記》教學時,要求學生歸納課文中描寫獵人獵熊果敢的詞句,但是,有一名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歸納,反而說獵人很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獵熊行為是違法的。
原本課文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始料未及的。這位教師并沒有因為學生提出不同觀點而氣惱或回避,而是因勢利導,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意見。
問題:請結合所選擇的材料談談你對小學教學中預設與生成及其關系的理解。 4.教學設計題 材料一:“周長的認識”(具體教學內(nèi)容略)。
材料二: “漢語拼音·認識漢字”(具體教學內(nèi)容略)。材料三:(具體學科及其教學內(nèi)容略) 問題: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全國統(tǒng)考筆試已落下帷幕,許多考生由于復習不夠充分,考試結果可能并不理想,而準備下半年參加考試的同學也想從本次考試中找到一些規(guī)律以便復習,那不妨跟我一起來分析一下今年的考試特點,為下半年參加考試作準備。首先,本次考試從難度上來講,與往年持平,沒有出現(xiàn)偏、難的知識點,但考察的知識點比較細,復習不夠細致的同學便有些抓狂了。
知識點的分布從考試大綱的模塊來看,教育基礎知識46分;學生指導22分;教學設計48分,其中40分是與學科知識結合;教學實施24分;班級管理10分。而從題型分布來看,與大綱中試卷結構相符,選擇題以教育基礎和學生指導兩大模塊為主;簡答題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各一題;不同的是材料分析題一題屬于教學實施模塊,而另一題屬于教育基礎模塊;教學設計題也同往年一樣,語文、數(shù)學選做一題,相對來說,語文的教學設計題比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題簡單一些,考生更容易回答。
教學設計題一般必考的一問是擬定教學目標,考生可根據(jù)三維目標結合材料進行設計,對于學科知識的一問,需要考生對課程標準有了解,另一問一般為教學實施過程的某一步驟。其次,就具體知識點來分析,選擇題主要考查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
考查教育學的基礎知識較多,主要包括個體身心發(fā)展、教育制度、教學等內(nèi)。
1、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育的基礎性(3)小學教育的義務性(4)小學教育的;小學教師的素質(zhì);熱愛學生等(2)教師的知識修養(yǎng)(3)教師的綜合能;教師的心理素養(yǎng);3、教育的社會屬性;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歷史性:不同歷史階;會形態(tài),教育的性質(zhì)、目的、內(nèi)容等各不相同,每個時;育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歷史繼承性b、教育要受其它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c、;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
1、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2)小學教
育的基礎性(3)小學教育的義務性(4)小學教育的全面性2、
小學教師的素質(zhì)。(1)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忠于教育事業(yè)、
熱愛學生等(2)教師的知識修養(yǎng)(3)教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4)
教師的心理素養(yǎng)
3、教育的社會屬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類社會
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歷史性:不同歷史階段或社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生身心發(fā)展、思想品德發(fā)展、醫(y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并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qū)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
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準、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nèi)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擴展資料申報要求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guī)定教師資格條件并愿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并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二級乙等及以上標準。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并由省教育廳統(tǒng)一組織考試合格。
(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人員免于教育學、心理學考試)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于面試、試講)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準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yī)院體檢合格。
5.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6.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是肯定無法取得正式編制的。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可以通過當?shù)亟逃?、或者教師資格證報考點了解。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教師資格證。
制定看書計劃、繪出知識結構網(wǎng)絡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歸納過程中,要有序地多角度概括思考問題,找出內(nèi)在聯(lián)系。然后根據(jù)知識結構網(wǎng)絡圖去發(fā)散、聯(lián)想基礎知識點和每個知識點的基礎題,首先學會自我檢測。
緊緊抓住重點和難點,努力感悟和突破。所謂重點和難點其實就是老師上課反復強調(diào)和題目中經(jīng)常犯錯的地方。
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點的內(nèi)容理解透徹,熟練掌握,有助于你提高復習效率。如果你能抓住經(jīng)常犯錯的地方吸取教訓,你就不會在考試時犯同樣的錯誤,同樣是效率很高的復習良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