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gòu)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nèi)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jù)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 本體 |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現(xiàn)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出現(xiàn)|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甲是乙| 出現(xiàn) | 是、成為 |出現(xiàn)|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甲代乙|不出現(xiàn)| 無 |出現(xiàn)|地上射起無數(shù)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例句:像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朱自清《春》 2.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dāng)成人來寫,或把人當(dāng)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dāng)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fā)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dāng)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dāng)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dāng)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dāng)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fā)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張: 對事物的性質(zhì),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zhì),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lián)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zhì)、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夸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zhì)、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xiàn)的說成先出現(xiàn),把先出現(xiàn)的說成后出現(xiàn)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jié)構(gòu)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guān)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jǐn)?shù)相等,結(jié)構(gòu)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shè)、條件等關(guān)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復(fù): 為了強調(diào)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fù)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xù)反復(fù)(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fù)(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7.設(shè)問: 為了此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fā)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zhì)基礎(chǔ)。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fā)人深思,激發(fā)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yīng)該責(zé)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xiàn)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jù)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fā)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lián)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②特征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biāo)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zhuǎn)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xiāng)》)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jié),十。
字、詞、句
小學(xué)語文必會基礎(chǔ)知識--句子
語句及句子的一些相關(guān)知識是小學(xué)語文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內(nèi)容,例如句型轉(zhuǎn)換、修改病句、造句、口語練習(xí)等等,但是白變不離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種題型只要經(jīng)常練習(xí)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
1、陳述句:用于告訴別人一件事或一個道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一般語調(diào)平和,句尾一般用句號。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學(xué)生。(2)明天我們?nèi)デ镉?。?)夜空中滿是閃閃的星星。
2、疑問句:用于提出問題的句子,句尾語調(diào)上升,常有疑問詞“呢、嗎、呀、么等等”句尾用問號。
例:(1)這本書是你的嗎?(2)你吃過午飯了嗎?(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請求、希望或者勸阻的句子,根據(jù)語句語調(diào)可以用嘆號、也可用句號。
例:(1)不許隨便亂走?。?)請把那本書給我。
4、感嘆句:用于抒發(fā)感情、表示感嘆的句子,句尾用嘆號。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種子的力量竟然有這么大!
小學(xué)語文必會基礎(chǔ)知識--閱讀理解
有句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說“讀題百遍,其意自現(xiàn)”,話說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實到現(xiàn)實中,尤其是小學(xué)生的頭上,那么這個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了。
1、如何對待閱讀中的生詞(即不懂的詞)
對閱讀中遇到的生詞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上下文猜測。以下幾條建議或許會有幫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一種說法解釋,即找同義詞。有時下文會對一個詞做解釋,或者提供一些暗示,這就需要細心去觀察。
(2)看看生詞在文章中的詞性,即看這個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其他詞類。另外看看這個詞在文中與那些詞搭配使用,再根據(jù)自己的其他知識,基本上就可以進行正確的猜測了。
(3)看看同一生詞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現(xiàn),把兩處的語竟相比較,也許更能準(zhǔn)的猜出詞義。
(4)充分利用你關(guān)于所閱讀的內(nèi)容已有的知識。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圖等直觀線索猜測詞義。
2、找出文章中隱含意思
文章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說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大多是含蓄的表達。這種隱含的意思有時是文章的主要意思。所以閱讀文學(xué)作品經(jīng)常需要推理。有時一句話的含義需要推理,有時整個文章的含義需要推理。以下幾條建議可以幫助你推理:
(1)結(jié)合作者的想法、觀點及其要說的目的進行推理。
(2)尋找作者直接陳述的諸多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
(3) 仔細體會一些重要詞的含蓄意義及其感情色彩。
(4)從作者的語氣、語調(diào)、措辭等文體特征,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盡量從上下文中尋找證據(jù)。
(6)充分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識,把文章中所述的事件和自己的閱歷或熟悉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思考。
3、如何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為了便于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中你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否表明了有關(guān)社會生活的重要東西?它是否在告訴你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如果懂得了這個道理,那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這個真理也許就是中心思想哦!
(3)你同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觀點嗎?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中就有可能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4、做題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仔細讀問題及選項,仔細品味問題的所指及選項之間意思的差別,切勿草率處之。
(2)做一篇文章后,應(yīng)綜合看一下你的選擇,因為它們也許是緊密相關(guān)的。
(3)實在選不出來的時候,可以重點選擇與所提問的內(nèi)容相關(guān)性強的選擇項作為正確答案。
(4)另外一些常識也可以幫助一些選擇項。
(5)文后的幾個問題經(jīng)常是對整篇文章推理過程的幾方面的概括,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對照檢驗自己的閱讀從而對文章的推理過程進一步的認識。
花 : 昨日黃花 春花秋月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萬紫千紅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花紅柳綠 百花爭艷 錦上添花 火樹銀花 山: 漫山遍野 江山如畫 錦繡山河 崇山峻嶺 山明水秀 懸崖峭壁 山窮水盡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動山搖 高山深澗 動 物:心猿意馬 狼吞虎咽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 雞犬不寧 兔死狐悲 蛛絲馬跡 龍爭虎斗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zhí)痘⒀?龍躍鳳鳴 生 肖:鼠目寸光 牛刀小試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畫蛇添足 老馬識途 亡羊補牢 猴年馬月 聞雞起舞 狗仗人勢 豬朋狗友 顏 色:燈紅酒綠 赤膽忠心 青紅皂白 黃粱美夢 潔白無暇 萬紫千紅 天文氣象 (天文) —— 天長地久 日新月異 天經(jīng)地義 月落星沉 大步流星 (氣象) —— 風(fēng)雨雷電 云霧冰雪 晴天霹靂 雨過天晴 電閃雷鳴 人體器官:頭破血流 眉清目秀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zé)o點墨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耳聞目睹 手足情深 頭重腳輕 “手” 形容心思靈敏、手藝精巧:心靈手巧 形容極為興奮:手舞足蹈 情誼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醫(yī)術(shù)高明:妙手回春 做事機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歸于好:握手言和形容十分喜愛:愛不釋手 形容十分冷漠:袖手旁觀 形容技藝嫻熟或做事順手:手到擒來 【人容貌體態(tài)】: 文質(zhì)彬彬 威風(fēng)凜凜 虎背熊腰 鶴發(fā)童顏 大腹便便 愁眉苦臉 卓約多姿 其貌不揚 閉花羞月 沉魚落雁 出水芙蓉 落落大方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容光煥發(fā) 如花似玉 冰清玉潔 傾國傾城 眉清目秀和藹可親 蓬頭垢面 瘦骨嶙嶙 弱不禁風(fēng) 老態(tài)龍鐘 面黃肌瘦 衣衫襤褸 【神態(tài)】: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驚慌失措 神采奕奕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嬉皮笑臉 漫不經(jīng)心 目瞪口呆 心曠神怡 心平氣和 目不轉(zhuǎn)睛 呆若木雞 愁眉緊鎖 談笑風(fēng)生 【高興】:喜上眉梢 喜從天降 笑容可掬 興高采烈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相視而笑 如獲至寶 眉開眼笑 喜笑顏開 捧腹大笑 眉飛色舞 欣喜若狂 【人物品質(zhì)】:(褒)肝膽相照 忠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兩袖清風(fēng) 永垂不朽 奮不顧身 舍己為人 堅強不屈 赤膽忠心 不屈不撓 克己奉公 頂天立地 豁達大度 兢兢業(yè)業(yè) 舍生忘死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遺 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助人為樂 (貶)見利忘義 賣國求榮 恬不知恥 貪生怕死 厚顏無恥 忘恩負義 【學(xué)習(xí)】:廢寢忘食 爭分奪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不甘示弱 真才實學(xué) 只爭朝夕 自強不息 笨鳥先飛 聞雞起舞 學(xué)無止境 學(xué)而不厭 好學(xué)不倦 不學(xué)無術(shù) 披荊斬棘 力爭上游 勤學(xué)好問 發(fā)奮圖強 十載寒窗 懸梁刺股 程門立雪 囊螢映雪 鑿壁借光 【謙虛】:謹(jǐn)言慎行 自知之明 虛懷若谷 洗耳恭聽 不驕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驕戒躁 【驕傲】:班門弄斧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無人 自高自大 孤芳自賞 自鳴得意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獨尊 【“說” 】:滔滔不絕 談笑風(fēng)生 高談闊論 對答如流 振振有詞 伶牙俐齒 豪言壯語 夸夸其談 花言巧語 口若懸河 含糊其辭 無稽之談 閑言碎語 繪聲繪色 自圓其說 侃侃而談 旁敲側(cè)擊 喋喋不休 大言不慚 娓娓動聽 直言不諱 無所顧忌 嘮嘮叨叨 推心置腹 妙語連珠 出口成章 慢條斯理 肆無忌憚 故弄玄虛 拐彎抹角 【“看” 】:管中窺豹 左顧右盼 見多識廣 望而生畏 察言觀色 一視同仁 一覽無余 高瞻遠矚 坐井觀天 舉世矚目 目不轉(zhuǎn)睛 東張西望 【“想” 】:苦苦地想(冥思苦想) 靜靜地想(靜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慮) 想得混亂(胡思亂想) 想得厲害(浮想聯(lián)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癡心妄想) 想得離奇(異想天開)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其他“想”的成語 ——絞盡腦汁 思前想后 【“拿”】: 強取豪奪 挑肥揀瘦 順手牽羊 取之不盡 【“走”】: 安步當(dāng)車 寸步難行 跋山涉水 奔走相告 步履維艱 躡手躡腳 【“笑”】: 粲然一笑 哄堂大笑 眉開眼笑 捧腹大笑 破涕為笑 嫣然一笑 【“快”】: 一瀉千里 風(fēng)馳電掣 健步如飛 快步流星 稍縱即逝 瞬息萬變 【心理活動】: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神不安 心慌意亂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友情】:促膝談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志同道合 榮辱與共 風(fēng)雨同舟 親密無間 推心置腹 肝膽相照 情同手足 同甘共苦 關(guān)懷備至 @“多” 觀眾多(座無虛席) 貴賓多(高朋滿座) 人才多(人才濟濟) 走得多(走南闖北) 兵馬多(千軍萬馬) 事物多(林林總總) 色彩多(五彩繽紛) 類別多(千差萬別) 困難多(千辛萬苦) 話兒多(滔滔不絕) 讀書多(博覽群書) 見識多(見多識廣) 變化多(千變?nèi)f化) 花樣多(五花八門) 顏色多(五顏六色) 車船多(川流不息、車水馬龍) 人很多(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 “少” : 絕無僅有、獨一無二、滄海一粟、寥寥無幾、鳳毛麟角、蓋世無雙 @ 雨 大 的: 瓢潑大雨、狂風(fēng)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傾盆大雨 @醫(yī)術(shù)高明: 妙手回春、華佗再世、扁鵲重生、懸壺濟世、杏林高手 @ 杰出、不一般: 出類拔萃、卓爾不群、非同凡響、鳳毛麟角、鶴立雞群 @ 建 筑 物: 亭臺樓閣、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別有洞天、鱗次櫛比 @ 知識豐富、學(xué)問深廣:學(xué)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才高八斗、學(xué)貫中西、博學(xué)多才、博古通今 @ 干凈、整潔: 一塵不染、窗明幾凈、煥然一新、潔白無瑕、面目一新、井然有序 @ 書的內(nèi)容精彩: 引。
一.根據(jù)意思寫成語
1.在順風(fēng)中行船(一帆風(fēng)順 )2.一群臨時湊雜起來的,毫無組織紀(jì)律的人(烏合之眾 )
二.成語對對子(注意對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對)
固若金湯(危如累卵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精雕細刻(粗制濫造 )井然有序(雜亂無章 )雪中送炭(釜底抽薪 )指鹿為馬(實事求是 )伶牙俐齒(笨口拙舌 )
三.成語不離“舌”<;例:形容信口胡說(妄口八舌)>
形容驚詫無言(瞠目結(jié)舌 )形容不善辭令(笨口拙舌 )形容隨聲附和( 鸚鵡學(xué)舌)
四.你知道下面的慣用語是什么嗎?
把在團體中起主導(dǎo)的人喻為(主心骨 )
把足智多謀的人喻為( 智多星)
把接待賓客的當(dāng)?shù)刂魅擞鳛椋|道主 )
把公堂臺階下受審的囚犯喻為(階下囚 )
把吝嗇錢財、一毛不拔的人喻為( 鐵公雞)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為(糊涂蟲 )
把世故圓滑的人喻為(老油條 )
把沒有專業(yè)知識的外行人喻為(門外漢 )
把技藝不精、勉強湊合的人喻為(三腳貓 )
五.“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币髟伒氖敲坊?,——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p>
一、詞類 (一)詞類:漢語實詞。
詞類 意 義 舉 例 使用時要注意的情況 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時間、處所、方位等名稱的詞。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
出門向東。 (1)注意名詞、動詞、形容詞之間的搭配。
例1:他親切的話語時刻浮現(xiàn)在眼前。(名與動搭配錯誤) 例2:它堅硬的目光變得柔和了。
(形容詞與名詞搭配錯誤) (2)不要誤用詞類。 例3:這是對他最大的諷刺和恥辱。
(名詞誤用為動詞?!皭u辱”改為“侮辱”) 例4:現(xiàn)在,世界流行著許多發(fā)達肌肉的鍛煉法。
(形容詞誤用為動詞?!鞍l(fā)達肌肉”改為“使肌肉發(fā)達”) 動詞 表示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判斷等意義的詞。
斑羚飛渡 上前出了橋 敬畏自然。 形容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狀態(tài)、顏色等意義的詞。
他是高而瘦的老人,我對他很尊敬。 數(shù)詞 表示數(shù)目(包括確數(shù)、概數(shù)和序數(shù))。
我第一次約了十多個同學(xué)到家玩。 (1)數(shù)詞、量詞常常連用,構(gòu)成數(shù)量詞。
(2)數(shù)量詞可以重疊。 (3)要注意數(shù)量增加和減少的表示法。
①增加用倍數(shù)或百分?jǐn)?shù)。 例5:從3增加到 例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兩倍”。
②數(shù)量減少只能用分?jǐn)?shù),可以說“減少了”、“減少到”。例7: 從20減至5:“減少了75%”、“減少了四分之三”、“減少到25%”、“減少到四分之一”。
當(dāng)代詞代替某類詞的時候,就具有這一類詞的語法功能。 例8:我們到了羅布泊的邊緣。
例9: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 量詞 表示事物或行為的單位。
一個黑的長胡子的人。 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
鐘敲了十二下。 代詞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稱,或起區(qū)別指示作用,或用來提問。
那些環(huán)家伙,他們貼在鎮(zhèn)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是這么回事。 (二)詞類:漢語虛詞 副詞類 :副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時間、頻率、范圍、語氣、程度等。
父親因為忙,本已說好不送我,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
介詞 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同這些詞或短語一起表示時間、處所、方向、對象等。 從天安門往里走。
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對于上面的這個問題,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注意介詞“對”、“對于”、“把”與后面對象的搭配。
例:書法藝術(shù),對我真是一竅不通。 (是“書法藝術(shù)對我”,把“對”的對象搞錯了) 連詞 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遞進、轉(zhuǎn)折、因果、假設(shè)等關(guān)系。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幾束光線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窺測,也是斜視著,沒有幾絲暖意。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
助詞 用來表示詞語之間的某種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或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或表示某種語氣。 小船無聲地,但是飛快地前進。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颯颯風(fēng)響。 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確使用。
她是本屆奧運會上的我國的運動員的第一個摘取金牌的人。 (句中“的”過多,可以刪去前三個) 嘆詞 表示感嘆、呼喚、應(yīng)答等聲音。
“呀,他什么時候……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擬聲詞 模擬人或事物發(fā)出的聲音。 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
啪——那條紅色的紙棍便被炸得粉碎。 (三)詞的意義:單義與多義,同義與反義 詞的意義 特 點 辨析要點及示例 單義詞 僅一個意義的詞。
羅布泊(專有名稱)元素(科技術(shù)語) 多義詞 有幾個互相聯(lián)系的意義的詞 深:①從表面到底的距離(基本義)②顏色重:深紅 ③久,時間長:深更半夜④程度高:深謀遠慮 同義與反義 同義詞 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使用時注意辨析細微差別: 詞義的輕重:注視、凝視(輕——重) 范圍的大?。簯?zhàn)役、戰(zhàn)斗(大——?。?搭配的習(xí)慣:堅定(立場、方向、信仰)堅決(性格、意志、態(tài)度) 情感的褒貶:聰明、狡猾(褒——貶) 反義詞 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 相反:對——錯 真——假 相對:黑——白 大——小 多義詞有幾個不同的反義詞:老 (幼 少 小 嫩 新) 褒義、中性與貶義 褒義詞 帶有贊美、喜愛、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
詞的褒貶色彩有常用現(xiàn)象: ① 以反義詞表達感情色彩:高尚——卑劣 謙遜——傲慢 ② 同義卻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 贊揚——吹捧 領(lǐng)袖——頭目 ③ 成語表達感情色彩 獨斷專行——集思廣益 敷衍塞責(zé)——全心全意 貶義詞 帶貶斥、輕蔑、鄙視、否定等感情色彩。 中性詞 不帶褒貶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壞的方面。
注:上表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附錄《漢語詞類表(實詞)》、八年級上冊附錄《漢語詞類表(虛詞)》,將有助你進一步整理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 二、短語與單句 (一)短語 短語結(jié)構(gòu)類型 短語使用應(yīng)注意的問題 主要特點 示例 注意要點 示例 分析 主謂 由表示被陳述與被陳述關(guān)系的詞組成(誰、什么)+(干什么、怎么樣)大雁歸來 生性執(zhí)拗 露珠晶瑩 1.配合得當(dāng):(1)合乎事理。
(2)合乎語言習(xí)慣。 2.使用簡明。
3.并列恰當(dāng)。 例1:質(zhì)量增加 (主語、謂語與動詞搭配不當(dāng),可說為“質(zhì)量提高“或”數(shù)量增加“) 例2:發(fā)現(xiàn)困難 (動詞、賓語配合不當(dāng),可說為“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或“克服困難。
1.天上的白云變化萬千,就像是變幻器,不時有一只只綿羊緩緩地走過;不時有一群群奔騰的野馬,氣勢恢弘地奔跑而來;不是天上會有長劍穿過;不是又會有幾串孩子們喜愛的棉花糖,仰望天空,心蕩漣漪。
2,跟上面的一樣
3.明明,其實考不好是很正常的,馬還有失蹄的時候呢,況且你考試不是很認真復(fù)習(xí)了嗎,結(jié)果雖然重要,但過程也很重要,你想你通過這次考試不是又學(xué)了一遍了嗎,學(xué)到知識不就是考試的目的嘛,而且又不是只有這一次考試,以后機會多著呢!俗話說的好,勝敗乃兵家長事.你不要怕,好好看看試卷,分析這次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xùn),下次努力一點不就好了.你只要記住,失敗乃成功之母,毛主席不是講過嘛,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來,你放心,我會永遠支持你
4,一樣
5.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7我發(fā)現(xiàn)這些都與(水)有關(guān)
我也說幾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河澹澹,山島竦峙.
8我的家鄉(xiāng),(一個充滿純樸熱情的城鎮(zhèn))歡迎您
我的學(xué)校,(一個充滿知識,活躍開心的殿堂)歡迎您
9.采取方法是好的,但方法需要變通
好了,回答的差不多了,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語文基礎(chǔ)知識
一、兩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
四、四種文學(xué)體裁: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五、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六、六種病句類型:1 成分殘缺;2 搭配不當(dāng);3 關(guān)聯(lián)詞語使用不恰當(dāng);4 前后矛盾;5 語序不當(dāng);6 誤用濫用虛詞(介詞)
七、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八、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shè)置懸念、前后呼應(yīng)、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九、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shè)問、反問、反復(fù)、互文、對比、借代、反語、雙關(guān)
十、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十一、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十二、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十三、記敘線索: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找線索的方法:標(biāo)題、反復(fù)出現(xiàn)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十四、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反面描寫
十五、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十六、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十七、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十八、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jié)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jié)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移步換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7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