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性概述侵入途徑: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氣短和哮喘等;可因喉頭水腫而窒息死亡;可發(fā)生肺水腫,引起死亡。
氨水濺入眼內(nèi),可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導致失明,皮膚接觸可致灼傷。慢性影響:反復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支氣管炎。
皮膚反復接觸,可致皮炎,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癢、發(fā)紅。如果身體皮膚有傷口一定要避免接觸傷口以防感染。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yī)治療。
對少量皮膚接觸,避免將物質(zhì)播散面積擴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靜。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蛴?%硼酸溶液沖洗。
立即就醫(yī)。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
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
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該物質(zhì)不要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可用單向閥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適當?shù)尼t(yī)療呼吸器。脫去并隔離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yī)。吸入、食入或皮膚接觸該物質(zhì)可引起遲發(fā)反應。
確保醫(yī)務人員了解該物質(zhì)相關的個體防護知識,注意自身防護。消防措施危險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
若遇高熱,容器內(nèi)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與強氧化劑和酸劇烈反應。
與鹵素、氧化汞、氧化銀接觸會形成對震動敏感的化合物。接觸下列物質(zhì)能引發(fā)燃燒和爆炸: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鄰—氯代硝基苯、鉑、二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銫、鹵代硼、汞、碘、溴、次氯酸鹽、氯漂、有機酸酐、異氰酸酯、乙酸乙烯酯、烯基氧化物、環(huán)氧氯丙烷、醛類。
腐蝕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膠。腐蝕銅、鋁、鐵、錫、鋅及其合金。
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理應急處理:疏散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
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用大量水沖洗,經(jīng)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diào)節(jié)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tǒng)。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zhuǎn)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操作處置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
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應與酸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露天貯罐夏季要有降溫措施。
分裝和搬運作業(yè)要注意個人防護。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運輸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
-----------------------氨(最好是氣氨) 精制水→氨水槽→氨水泵→文丘里管(液體噴射器)→冷卻器(或冷卻排管)→氨水槽 一般情況下,應循環(huán)配制,以便達到所需的濃度。
注意以下幾點: 1、將2.0MPa的液氨導入一儲槽,儲槽壓力小于0.1MPa,然后經(jīng)儲槽頂部氣相管與氨水第一配制槽相連。 2/第二配制槽液相與第一配制槽液相相連,第一配制槽頂部氣相管插入第二配制槽液相中,保證氨氣被吸收完。
3、用液氨制氨水時,應緩慢進行,以免放熱過大造成事故。 但是,如果生產(chǎn)能力大,建議你最好找專業(yè)單位設計。
氨氣具有很強的刺激性。
氨水在運輸中要注意三防,即防揮發(fā)、防滲漏和防腐 蝕。
裝氨水的容器可以用塑料桶、瓦壇、膠袋,如用鐵桶或木 箱,其內(nèi)壁須涂上瀝青或桐油等防腐劑。長期大量貯存氨水,可 采用磚、水泥等砌成水窖。
施用氨水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施用氨水最重要的是防揮發(fā)損失,防熏傷作物。 所以施 用時要做到“一不離水,二不離土”。
即施用時要加水稀釋氨水, 一般稀釋20?30倍,因為氨水越濃,揮發(fā)越多;不離土就是深 施蓋土,一般要求蓋土 7cm以上。如果在田間稀釋氨水,必須 在下風處調(diào)配,以免氨氣擴散熏傷作物。
(2)氨水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種肥或幼苗追肥。 在水 田施用時,可稀釋數(shù)倍后直接潑人田中,立刻勻耙面肥,最好用 氨水施肥器把氨水施人土層下面。
如果作追肥,不要潑在葉片 上,要用氨水施肥器插入土層7?8cm深處,注人濃氨水。旱地 施用時可在播種溝下或在作物兩邊開深溝,用膠管把稀釋后的氨 水施人7?8cm深處,立即蓋土。
也可以結(jié)合灌溉施用。施用氨 水最好選在陰天的清早或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
一般畝用量 為 25?30kg。
對環(huán)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氣短和哮喘等;可因喉頭水腫而窒息死亡;可發(fā)生肺水腫,引起死亡。氨水濺入眼內(nèi),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潰瘍、穿孔,并進一步引起眼內(nèi)炎癥,最終導致眼球萎縮而失明。
皮膚接觸可致灼傷。 慢性影響:反復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支氣管炎。
皮膚反復接觸,可致皮炎,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癢、發(fā)紅。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huán)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經(jīng)口) 危險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氣,溫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氣氛。若遇高熱,容器內(nèi)壓增大,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chǎn)物:氨。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服。
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用大量水沖洗,經(jīng)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調(diào)節(jié)至中性,再放入廢水系統(tǒng)。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zhuǎn)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一旦氨水沾污皮膚,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沖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
若有灼傷,就醫(yī)治療。若皮膚局部出現(xiàn)紅腫、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蛴?%硼酸溶液沖洗。
立即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
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
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若鼻粘膜受到強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黃素溶液,重者應吸入糜蛋白酶。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yī)。
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 發(fā)現(xiàn)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現(xiàn)呼吸道、眼、鼻、皮膚粘膜的嚴重刺激感,并伴隨咳嗽、流涕、發(fā)癢、氣促、紫紺、煩躁等癥狀),應讓他迅速離開現(xiàn)場,并脫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褲;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時服用維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應請醫(yī)生急診治療,以免發(fā)生意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