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問路斬樵夫的典故出自民間傳說。
淮陰侯韓信,是幫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開國大功臣,他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韓信也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軍事天才之一。
韓信投奔項羽后并沒有得到重用,而是做了個不起眼的執(zhí)戟郎,整天拿著桿戟站崗放哨。
韓信不甘心如此窩囊的生活,乘機逃走去投奔漢王劉邦??墒亲叩角貛X,由于劉邦進入的時候已經(jīng)燒毀了棧道,實在找不到路了,就詢問一個上山砍柴的樵夫。
樵夫熱心的指點韓信一條隱秘的羊腸小路,詳細告訴他如何如何走,韓信一一記在心上,完事又害怕樵夫暴露自己的去向,害怕項羽的人追來將自己抓回去,竟然直接將樵夫殺死。
劉邦定鼎天下以后,功勞卓著的韓信卻被呂后殺死在未央宮,落得一個凄慘的結(jié)局,時年只有35歲。
擴展資料:
根據(jù)韓信問路斬樵夫的典故,產(chǎn)生了一個成語,叫做“問路斬樵”。用來諷刺韓信知恩不報,犯下殺手。
與韓信有關(guān)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
一飯千金:韓信落魄時曾對施舍給他的老婦說以后定當后報,韓信衣錦還鄉(xiāng)時并賞賜她千金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為了東進中原,采取麻痹敵人的辦法,讓士兵去修理棧道,而卻領(lǐng)大軍從陳倉出來,占領(lǐng)了關(guān)中。
在軍事上的含義是:從正面迷惑敵人,用來掩蓋自己的攻擊路線,而從側(cè)翼進行突然襲擊。這是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謀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問路斬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韓信
《太平廣記》卷六十一〈女仙六·天臺二女〉~383~
劉晨、阮肇,入天臺采藥,遠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饑。遙望山上有桃樹子熟,遂躋險援葛至其下,啖數(shù)枚,饑止體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見蕪菁葉流下,甚鮮妍。復(fù)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飯焉。乃相謂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色甚美,見二人持杯,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杯來。」劉、阮驚。二女遂忻然如舊相識,曰:「來何晚耶?」因邀還家。南東二璧(南東二璧原作雨璧東壁,據(jù)明鈔本改。黃本作西璧東璧)各有絳羅帳,帳角懸鈴,上有金銀交錯。各有數(shù)侍婢使令。其饌有胡麻飯、山羊脯、牛肉,甚美。食畢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賀汝婿來?!咕坪ㄗ鳂?。夜后各就一帳宿,婉態(tài)殊絕。至十日求還,苦留半年,氣候草木,常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鄉(xiāng)。歸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還路。鄉(xiāng)邑零落,已十世矣。
《幽明錄》~243~
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經(jīng)十三日,糧食乏盡,饑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桃樹,大有子實,而絕巖邃澗,永無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數(shù)枚,而饑止體充。復(fù)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見蕪菁葉從山腹流出,甚鮮新,復(fù)一杯流出,有胡麻飯糝,相謂曰:「此知去人徑不遠。便共沒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邊有二女子,姿質(zhì)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來?!钩空丶炔蛔R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因邀還家。其家銅瓦屋,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絳羅帳,帳角懸鈴,金銀交錯床頭各有十侍婢敕云:「劉阮二郎,經(jīng)涉山岨,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故澈轱垺⑸窖蚋?、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咕坪ㄗ鳂?,劉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十日后欲求還去,女云:「君已來是,宿福所牽,何復(fù)欲還邪?」遂停半年。氣候草木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當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fù)相識。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晉太元八年,忽復(fù)去,不知何所。
唐·李商隱《無題四首》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重算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傳說歐陽修被貶滁州,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秀。公務(wù)之余常到山上玩賞,和黎民百姓同樂同游。孩童喜聽他講的故事,山民愛向他傾訴憂愁。和尚常邀他彈琴下棋,學子常向他請教平仄對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對弈,棋盤是一塊巨大的石頭。觀戰(zhàn)的人圍了石頭一圈,突然間都被大雨淋了個濕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語,建議在此建個亭閣。智仙籌資快速建成,可惜一時名稱沒有。這天歐公在此應(yīng)酬,自稱“醉翁”顫顫悠悠。吩咐隨從拿來“四寶”,“醉翁亭”匾一揮而就。爾后寫下《醉翁亭記》,抄貼滁城六大門樓。懇請城民幫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趕來建言:“開頭這山那山有點啰嗦”?!半m然寫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許多山頭被丟”。歐公拿來大筆一劃,開頭一段全部刪掉。添上“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大字,言簡意賅山山都有。蘇軾猶恐碑淺難以傳世,特書新碑留于滁州。歐文蘇字遂成國寶,培育了一代代文學新秀。盛世文美亭更俊俏,引來了五洲四海的朋友。醉翁亭又傳出了新的神話,像一道道彩虹掛在宇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樵夫。他住在山腳下的一個小茅屋里,每天上山打柴去賣,賣回來的錢,購辦點生活用品,雖然清貧,但是,日子過的倒也愜意。
有一天,樵夫又上山砍柴,這回,他走了一條以前沒有走過的路。
他砍了很多的柴回來,但是,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樵夫在山里轉(zhuǎn)啊轉(zhuǎn)啊,轉(zhuǎn)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回家的路。正當他又累又餓的時候,他忽然發(fā)現(xiàn),在陰暗的草叢里,閃爍著綠光。
還沒有等樵夫回過神來,草叢里竄出幾只餓狼。它們骯臟的毛蓬亂者,尖利的牙閃著寒光,它們一邊流著口水,一邊低聲的咆哮。
樵夫丟下柴擔,扭頭就跑,餓狼在后面不緊不慢的跟著。
忽然,樵夫停了下來,他知道餓狼為什么沒有用最快的速度追趕自己了!
在樵夫的面前,一個陡峭的懸崖橫在眼前,前面已經(jīng)沒有路了!
樵夫想要回頭,但是,餓狼已經(jīng)包圍了山崖,它們獰笑著,慢慢的靠近。
樵夫驚而不亂,他四處張望,忽然,他看到在懸崖邊上,有一根很粗的藤條懸掛在那里,很長,很長,一直通到懸崖那看不到的底部。
樵夫毫不猶豫的爬下了藤條。眼看著到手的肉跑了,餓狼發(fā)出了憤怒的吼聲!
但是,它們沒有辦法,除了在崖前徘徊。它們不想放棄,它們還在等待,一直的等待。
脫困的樵夫非常開心,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夠在這樣的絕路上逃生的。所以,樵夫一邊唱著小曲,一邊沿著藤條,往懸崖下溜去。
忽然樵夫的歌聲停了下來,因為他已經(jīng)看到了懸崖的底部。
那里地勢平坦,泉水淙淙。
但是,那里游蕩著一只吊睛白額老虎。這只兇猛的野獸早已聞到了樵夫的氣息,它在藤條的下面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時不時抬頭看看樵夫。
樵夫嚇出一身冷汗,他想都沒有想的朝上爬去。
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藤條的上端,有兩只老鼠,一只黑,一只白,正在啃噬著藤條,藤條已經(jīng)被啃斷了一半。等到樵夫爬到老鼠那里,藤條早就斷了。
前狼后虎,中間兩只小老鼠。
但是,不用感到絕望。如果你仔細想一下,這難道不就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寫照。
從我們的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走上了一條單行線,我們永遠不可能回頭,我們永遠不可能重新來過。就象藤條上的樵夫,上面,有餓狼在等著,他無法往回走。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終結(jié)的那一天。無數(shù)的帝王耗盡財力,也無法求得長生不老之藥!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遲早要面對那一天的到來。最終的未來,就象等著樵夫的老虎一樣,在等著我們。
而白天和黑夜這兩個老鼠,啃噬著我們的時間。無論我們做什么,我們的時間總是越來越少。
正在此時,樵夫看到在崖壁的縫隙里,居然長著一棵碩大的草莓!樵夫伸手過去,摘下草莓,放到嘴里。當草莓甜美的汁水充滿樵夫的整個口腔的時候,樵夫開心的說:真甜??!
在藤條上,樵夫并沒有把時間浪費在怨天尤人上,他做出了他最正確的選擇——享受生命。
在我們藤條上的生命里,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
出自李時珍的農(nóng)夫漁樵亦為師。意思是所有在自己領(lǐng)域有所特長的人都可以當做老師!
李時珍鄰居,有個七八歲的小孩,平時面色黃腫,挺著一個大肚子,但能吃、能玩。大人也沒把孩子的病當回事。這年秋天,李時珍發(fā)現(xiàn)這孩子的氣色比原來好多了,大肚子也消失了,整天蹦蹦跳跳,活潑得很。他很奇怪,便向孩子的母親詢問原因。孩子母親說,前些時,這孩子到他小姑家去玩,見后山有棵樹上長滿了果子,就爬上去吃了個夠。回來后吐了好多痰水。從此以后,孩子的病就慢慢好了。
那是一棵什么樹,樹結(jié)的什么果?李時珍尋思著。第二天,他就找孩子帶他去看看。
孩子帶著李時珍來到他小姑家的后山,在山坡上一棵一丈多高的樹旁站住。李時珍定睛一看:這不是山里人稱為茅楂或猴楂的山楂樹嗎?
他向山里打柴的樵夫打聽,才知道這種樹和矮小的茅楂,都是山楂的一種。茅楂結(jié)的果實,山里人叫棠朹(qiu)子,酸甜可口,藥店里收購。這種樹結(jié)的果實叫羊朹子,果實稍大,味道也差不多,而藥店沒有當藥收購.孩子在誤食大量羊朹子后,把食積水腫病治好了,這證明不被藥店收購的羊朹子與棠機子有同樣的療效。
李時珍對這一發(fā)現(xiàn)非常高興。在《本草綱目》里,他把兩種山楂作了詳細的比較和解釋,并附上鄰家小孩這一病例。今天這兩種山楂在藥店都已混用。
這就是農(nóng)夫漁樵亦為師的典故,望采納!謝謝。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lǐng)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
他彈起琴來,琴聲優(yōu)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
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
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
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
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苯又职堰@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
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
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碑斍俾曌兊们逍铝鲿硶r,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p>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打柴人名字,得知他叫鐘子期,便和他喝起酒來。
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jié)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于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zāi)剐拊诮?,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
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后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臺。
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后人有詩贊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據(jù)說,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 后,開始念誦佛經(jīng)。
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 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
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 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 婆
老奶”。
后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漢。因為當時世人有 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機,
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 為幽冥之神,并為她造筑醧忘臺。
在《閻王經(jīng)》中說,鬼魂在各殿受過刑罰后,依序解送 至下一殿,最后轉(zhuǎn)押至第十
殿,交付給轉(zhuǎn)輪王。
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這里來準備投生的鬼魂,都會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
的醧忘臺下灌飲迷湯,讓鬼魂們忘卻前生。
相傳孟婆湯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fā)往各地做人的 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藥
材,調(diào)合成如酒一般的湯, 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種口味。
凡是預(yù)備投生的鬼魂都得飲下孟婆的迷魂湯,如有刁鉆 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腳
底下立刻就會出現(xiàn)鉤刀絆 住雙腳,并有尖銳銅管刺穿喉嚨,強迫性的灌下,沒有 任何
鬼魂可以幸免。
孟婆在陰間開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 莊。在清人沈起風的《諧鋒》
卷八中有一關(guān)於孟婆莊的 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湯得返生
從前有一歌妓叫蘭蕊,她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 玉蕊和葛生相戀至深,但因為
葛生很窮,娶不起玉蕊, 后來蘭蕊因病而死,葛生則因無力與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后,來到陰曹地府,閻羅王看他死得無辜,就判他投生為人。葛生聞令后,便準
備再去投生。
葛生一個人呆呆地走著,忽然來到一個攀滿蘿藤的棚子底下。只見好幾百個男男女女,
爭先恐后的搶那付瓢杓,忙忙的向爐頭舀水來喝。
葛生因為走累了,覺得口乾,便也想上前去飲用那瓢里的水。這時,有一女子從棚子后
面走出來,葛生仔細一 看,竟然是蘭蕊。
蘭蕊問他為何來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蘭蕊知道后,便輕輕地對葛生附耳說
道:
“你難道不知道這里是孟婆莊嗎?還好今天孟婆去給寇夫人祝壽,命我暫時掌管瓢杓。
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樣, 也喝了這瓢里的迷魂湯,你就返生無路了?!?/p>
葛生一聽,不禁感到慶幸。后來,在蘭蕊的指點下,葛生尋得舊路,重返人世。
孟婆莊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解》的“孟婆湯”中,也 有一段關(guān)於鬼魂被灌迷魂湯的
描寫:
人死之后,首先經(jīng)過的是孟婆莊。眾役卒押送鬼魂從孟 婆莊的墻外走過,至閻王殿去
接受審問。判定后,則將 生前功過錄入轉(zhuǎn)回冊中。凡是被判轉(zhuǎn)世投胎的鬼魂,就 再從
孟婆莊走回去。
孟婆莊的門口有一個老婆婆站在那兒招呼來者,步上階梯,進入里面。
莊內(nèi)全是雕梁畫棟、朱欄石砌;屋內(nèi),觸目皆是精致華 麗的擺設(shè),有珠玉做成的簾
子,廳中還擺了一面玉雕的 大桌子。
待來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個女孩子來,這三個女 孩子分別是孟姜、孟庸與孟
戈。三人都穿著紅色的裙子 和垂著綠袖的上衣,個個如花似玉、貌賽天仙,而且輕 聲
細語地呼喚郎君,還以手拂凈席子請來者坐下。
來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個美女環(huán)伺在側(cè),皆以纖纖玉指親奉送茶,玉環(huán)叮叮
脆響,陣陣奇香襲人, 在如此情境中,實在很難拒絕不喝。
才一接過茶杯,便覺目眩神馳,輕輟一口,只覺清涼無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飲而盡。
喝到底忽見有一匙左右 的濁泥在杯底沉著,待抬眼一看,發(fā)現(xiàn)原本貌美迷人的 美女和
老婆婆都成為僵立的骷髏。
走出門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畫棟盡成朽木,如置身荒郊 野外,并忘卻生前一切事物。
就在驚慌失措、痛苦不已的當頭,忽然大哭墮地,成了一個甚麼都不知道的小嬰孩。
傳說歐陽修被貶滁州,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秀。
公務(wù)之余常到山上玩賞,和黎民百姓同樂同游。孩童喜聽他講的故事,山民愛向他傾訴憂愁。
和尚常邀他彈琴下棋,學子常向他請教平仄對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對弈,棋盤是一塊巨大的石頭。
觀戰(zhàn)的人圍了石頭一圈,突然間都被大雨淋了個濕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語,建議在此建個亭閣。
智仙籌資快速建成,可惜一時名稱沒有。這天歐公在此應(yīng)酬,自稱“醉翁”顫顫悠悠。
吩咐隨從拿來“四寶”,“醉翁亭”匾一揮而就。爾后寫下《醉翁亭記》,抄貼滁城六大門樓。
懇請城民幫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趕來建言:“開頭這山那山有點啰嗦”。
“雖然寫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許多山頭被丟”。歐公拿來大筆一劃,開頭一段全部刪掉。
添上“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大字,言簡意賅山山都有。蘇軾猶恐碑淺難以傳世,特書新碑留于滁州。
歐文蘇字遂成國寶,培育了一代代文學新秀。盛世文美亭更俊俏,引來了五洲四海的朋友。
醉翁亭又傳出了新的神話,像一道道彩虹掛在宇宙。 。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