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余額為留抵數(shù),下個月再與銷項稅抵扣;
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月末應交增值稅貸方余額,則需要結轉(zhuǎn);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擴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jù)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jīng)濟業(yè)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jīng)濟業(yè)務的歸類情況,有利于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于事后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帳符號,有關帳戶名稱、摘要和金額。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和另一個帳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與幾個帳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帳戶的貸方與幾個帳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抵扣進項稅額
先認證、再申報抵扣,這樣操作了才叫抵扣。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銷售計算銷售稅額,按進項計算進項稅額,差額才需要交稅。
銷項稅額很好計算,你的含稅銷售額,包含不含稅銷售額和稅額,不管是你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都需要計算的。
而進項稅額,即有一些限制,主要是三點:
1、是一般納稅人(小規(guī)模納稅人不允許抵扣,也就不存在進項稅額);
2、采購進項對應的貨物或勞務,是用于應稅項目的;
3、取得抵扣憑證(即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其他允許抵扣發(fā)票的抵扣聯(lián),沒有抵扣聯(lián)是不能抵扣的)。
當取得抵扣憑證并符合抵扣條件時,需要先認證,所謂認證,就是將進項發(fā)票與稅局服務器比對,相符時就認證通過(允許抵扣),然后在次月申報時,需要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申報你一個期間認證通過的進項稅額,并從銷項稅額中抵減,抵減后的差額做為當期應納增值稅額進行申報。
會計分錄:
1、收到進項: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2、開出增值稅發(fā)票: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銷項 - 進項 = 本月應該交稅金
(銷項和進項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一個賬戶上,余額可能是正數(shù)或負數(shù)。月末都要將余額轉(zhuǎn)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月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科目余額應該是0)
3、如果,月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余額是正數(shù)(余額在貸方)則: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4、如果,月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余額是負數(shù)做相反分錄
如果月末《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余額在借方說明該余額要下月留抵;
如果月末《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余額在貸方說明該余額就是本月要交稅的數(shù)額;
5、交稅后: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已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近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發(fā)布,細化增值稅改革具體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點之一就是允許生產(chǎn)、生活性服務業(yè)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即加計抵減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個細節(jié)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要注意政策執(zhí)行期間
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要注意確認條件
生產(chǎn)、生活性服務納稅人是指
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xiàn)代服務、生活服務(簡稱四項服務)
取得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三要區(qū)分不同設立時間
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jīng)營期不滿12個月的 按照實際經(jīng)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guī)定條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設立的納稅人 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guī)定條件的 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四是確認的連續(xù)性 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后
當年內(nèi)不再調(diào)整,以后年度是否適用
根據(jù)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
五是準確計算加計抵減的基數(shù)
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
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
不能作為計提的基數(shù)
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規(guī)定作進項稅額轉(zhuǎn)出的
應在進項稅額轉(zhuǎn)出當期相應調(diào)減加計抵減額
六要區(qū)分三種情況抵減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于零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于零且大于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
七要記住一個例外
出口貨物勞務、發(fā)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fā)生跨境應稅行為
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需要按政策規(guī)定予以剔除
八是單獨核算加計抵減
納稅人應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的
計提、抵減、調(diào)減、結余等變動情況
九是首次需填表聲明
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
需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
同時兼營四項服務的
應按照四項服務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業(yè)務在表中勾選確定所屬行業(yè)
十是有始有終
加計抵減政策到期后
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
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采購進項入賬,如果不能及時認證抵扣進項稅額,而采購業(yè)務又需要及時入賬,那么應該在應交增值稅下設置一個待認征抵扣稅額項目歸集核算。
會計分錄如下:
一、采購入賬時分錄:
借:資產(chǎn)、成本費用等對應科目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抵扣稅額
貸:應付賬款
二、抵扣時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抵扣進項稅額
三、沒有抵扣的,應將其轉(zhuǎn)入資產(chǎn)成本費用科目
借:資產(chǎn)、成本費用等對應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抵扣進項稅額
如果該采購項目沒有入賬,則在確認不抵扣時一起入賬的話,只需按票面金額做會計分錄:
借:資產(chǎn)、成本費用等對應科目
貸:應付賬款
以A公司來做分錄
1. A拉材料到B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2. B公司開具加工費發(fā)票給A公司
借:委托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B公司
3. B公司向A公司購買產(chǎn)品
借:應收賬款-B公司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4. B公司應收款和加工費應付款對沖一下
借:應付賬款-B公司
貸:應收賬款-B公司
這樣應收賬款-B公司的余款就是B公司實際欠A公司的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