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作介紹,首先自己必須對被介紹的雙方比較熟悉。作為一個合格的介紹人,首先要了解作介紹的次序。
作介紹,總的規(guī)則是尊者有優(yōu)先了解權(quán)。通常是: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將身份低者介紹給身份高者,將晚輩介紹給長輩;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將家人介紹給同事和朋友,將本單位同事介紹給客戶,將本單位的同事介紹給外單位的同行,將民間人士介紹給政界人士,將本國同伴介紹給外國友人,將遲到者介紹給先到者,將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將個人介紹給團體。
為各方面條件相當?shù)耐宰鹘榻B時,要懂得隨機應(yīng)變。如果你介紹兩位女性相識時不知道她們的年齡,也看不出年齡的時候,不妨將脾氣和順的介紹給脾氣稍大的,把與你更熟悉的介紹給相對陌生的。當你介紹兩位年齡和身份相當?shù)哪行韵嗷フJ識時,也可以采用這種介紹方式。
在人員眾多的正式場合介紹在座者相識,要按照在場者身份地位的高低逐次進行介紹。當在座者行業(yè)不同、年齡不同、職務(wù)有別,或者大家彼此資歷相當、年齡相仿,無法按單一的標準進行排序時,我們可按順時針方向或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對大家進行介紹。
孟辰周一到新單位報到,報社主編將她領(lǐng)進編輯部辦公室,與老員工相互認識。主編進門后對大家說:“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同事。這是孟辰,從今天起,就是財經(jīng)版的新成員了。請大家對小孟同志多照顧照顧?!泵铣江h(huán)視編輯部的成員,微笑著說:“大家好,我是孟辰,希望和大家合作愉快!”主編又按照順時針方向一一介紹老員工:“財經(jīng)版的李明,資深記者?!薄靶侣劙娴内w琪,擅長寫熱點報道?!薄案笨娴年愒?,咱報社有名的快手?!薄皧蕵钒娴泥嵔?,擅長抓明星的私家秘聞!”……主編介紹完畢,對孟辰說:“好了,和大家都認識了,工作流程讓李明具體告訴你,有什么困難及時說出來?!庇置嫦虼蠹艺f:“希望大家工作愉快!請繼續(xù)工作吧!”
在把一個人介紹給多人時,比如迎接新同事時。遇到這種情況,要先對大家介紹此人,然后向此人分別介紹眾人。如果被介紹的人士屬于德高望重的尊者,比如被介紹人是新上任的領(lǐng)導,或是前來了解工作的上級領(lǐng)導,出于禮節(jié),在場的其他人應(yīng)起立致意。
在不同場合作介紹,我們應(yīng)注意采用合適的方式。在正式場合,作介紹時應(yīng)按常規(guī)方式,簡單介紹雙方的姓名、單位、職務(wù)即可;在社交場合,只介紹雙方的姓名或姓即可;如果你希望引起甲對乙的重視,可以強調(diào)一下乙的特殊身份;在正式場合中,希望把甲引薦給乙,作介紹時可以向乙特別介紹甲的超凡之處;在普通社交場合中,目的在于給雙方一個共處的機會,作介紹時請他們相互自我介紹亦可;在正式場合鄭重向雙方進行介紹時,用語要格外規(guī)范,態(tài)度和稱呼要格外謙恭。
介紹不認識的人互相認識時,應(yīng)該遵循這樣的順序
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職位低的人介紹給職位高的人;把晚輩介紹給長輩;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把主人介紹給客人;把非官方人士介紹給官方人士。即要遵守受尊敬的一方有優(yōu)先了解對方的權(quán)利。
如果要每個人輪著自我介紹時,如果無較大年齡差距及職位差距,可以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依次進行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時要根據(jù)不同場合、不同對象和不同的需要來把握介紹的內(nèi)容和時間,應(yīng)酬式的介紹應(yīng)該簡單明了,介紹姓名即可;工作式的介紹,還應(yīng)介紹工作單位和從事的具體工作;社交式的介紹,需要在這些基礎(chǔ)上進一步介紹興趣、愛好、經(jīng)歷以及同交往對象的某些熟人關(guān)系等。注意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在對方有興趣、有需要、干擾少、情緒好時介紹自己,用的時間越短越好。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shè)等11種。
寫說明文要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例說明法)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例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就舉出了新疆和內(nèi)蒙古沙荒區(qū)治沙成功的事例,說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2)作引用(引用說明法) 引用說明法:也叫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nèi)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
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jīng)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傳說,諺語俗語,詩詞句等。充當說明的內(nèi)容或依據(jù)來說明、介紹事物。
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說明趙州橋的設(shè)計和施工巧妙絕倫。 好處:形象,典型,更有說服力 (3)作比較(比較說明法)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例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為了說明宴會廳的建筑面積,作者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有五千個席位的宴會廳又是另一番景象。
它的面積有七千平方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設(shè)計的精巧也是罕見的。”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好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4)列數(shù)字(數(shù)字說明法)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shù)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jù),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說明死海的長、寬、深的文字?!缎蹅サ娜嗣翊髸谩芬晃闹?,也用一系列數(shù)字來說明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筑之一。
好處:數(shù)字是從數(shù)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jù)。(或一方面說明更準確,另一方面使說明更具說服力,讓人信服。)
(5)分類別(分類說明法) 要說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jù)形狀、性質(zhì)、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fù)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說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好處:將復(fù)雜的事物說清楚,(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例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就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表現(xiàn)出石拱橋的基本特征,給人以美的感覺。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
(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的 “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p>
注意 摹狀貌與打比方是有區(qū)別的,簡單來說:只要不是明顯的比喻,或者只是單一的比喻,一般歸入“打比方”中。 好處: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定義說明法)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作規(guī)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nèi)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例如《統(tǒng)籌方法》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給統(tǒng)籌方法下定義:“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p>
語言簡明、扼要、準確。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
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guān)于“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guān)于“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guān)于“統(tǒng)籌方法”和“應(yīng)用科學”的定義。 好處: 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cè)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qū)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
介紹禮儀 一、為他人作介紹 屬于社交場合的介紹基本上有兩種,即為他人作介紹和自我介紹。
介紹,簡單地說就是向有關(guān)人士說明有關(guān)情況,使雙方相互認識,通過符合禮儀的介紹可以使互不認識的人之間解除陌生和畏懼,建立必要的了解和信任。這其中的奧妙不在于介紹本身,而在于介紹過程中應(yīng)當循禮行事。
為他人作介紹,就是介紹不相識的人相互認識,或是把一個人引見給其他人。為他人作介紹時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掌握介紹的順序 介紹時要堅持受到特別尊重的一方有了解對方的優(yōu)先權(quán)的原則,即介紹有先后順序。在社交活動中,為他人作介紹的先后順序大體上有六種,即:其一,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即把男士引見給女士而不是相反。
這是“女士優(yōu)先”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唯有在女士面對尊貴人物時,才允許有例外。
其二,把晚輩介紹給長輩,即優(yōu)先考慮被介紹人雙方的年齡差異,通常適用于同性之間。其三,是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它適用于來賓眾多的場合,尤其是主人未必與客人個個相識的時候。
其四,是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它僅僅適用于對被介紹人非常知根知底的前提之下。要是拿不準,還是不要冒昧行事。
其五,是把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它適用于比較正式的場合,特別適用于職業(yè)相同的人士之間。其六,是把個人介紹給團體,當新加入一個團體的人初次與該團體的其他成員見面時,負責人要是介紹他與眾人一一相識太費時間,此刻往往會采取這種方式來避免麻煩。
至于想認識每個成員的話,那么留待適當?shù)臅r間相互作自我介紹好了。 以上幾種方式,基本精神和共同特點是“尊者居后”,即應(yīng)把身份、地位較 為低的一方介紹給相對而言身份、地位較為尊貴的一方,以表示對尊者的敬重之意。
在口頭表達時,得體的作法是,先稱呼受尊敬的一方,再將介紹者介紹出來。介紹的順序已為國際所公認,顛倒和錯亂順序的后果是不會令人愉快的。
在社交場合,究竟應(yīng)當采用哪種方式,應(yīng)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有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難于按常規(guī)處理的情況,如需要介紹兩位地位不相上下的經(jīng)理先生或是兩位經(jīng)理夫人相識。
對前者,不能按照“把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的慣例行事,因為兩位經(jīng)理先生的職位高低難分伯仲。對后者,恐怕也不能按照“把晚輩介紹給長輩”的規(guī)矩去作,因為女士的年齡屬于個人秘密,更何況沒有一位女士愿意承認自己“顯得老”的。
在這種職位難分高下,年齡大小不便明說的情況下,只有采取“先溫后火”,或“先親后疏”的辦法,才能“過關(guān)”?!跋葴睾蠡稹币饧窗哑夂玫囊环浇榻B給脾氣欠佳的一方;先親后疏,意即把與自己關(guān)系密切的一方介紹給自己較為生疏的一方。
一般而言,脾氣好的人,自己的熟人,總歸好說話。而脾氣欠佳的人、自己較為生疏的人,卻喜歡挑禮,是不好得罪的。
還有一些時候,需要把一個人介紹給其他眾多的在場者。此刻最好按照一定的次序,如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自右至左或自左至右,依次進行。
若沒有地位非常尊貴的人在場,就不該破例,挑三揀四地“跳躍式”進行。那樣做的話,弄不好會傷人的。
(二)明確介紹人的職責 為他人作介紹的介紹人,在不同場合由不同的人來擔任。在公務(wù)活動中,公關(guān)人員是最適當?shù)慕榻B人人選。
若是接待貴賓,則介紹人應(yīng)是本單位職位最高的人士。而在社交場合,例如參加舞會、出席宴會時,介紹不相識的來賓相互認識,是主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另外一些非正式場合,與被介紹人雙方都相識的人也可以擔任介紹人,介紹自己的朋友們相識。此外,如果想認識一個人,可主動要求另外一個與雙方都比較熟悉的人來為引見人,根據(jù)禮節(jié)來講,這是允許的。
介紹人為他人作介紹時,處于當事人之外,因此介紹前,必須充分考慮到被介紹人雙方有無相識的必要或愿望,必要時,可詢問被介紹人的意見,以防為他人作介紹時冷場。在為不同國籍人士作介紹時,宜先考慮兩國之邦交。
除此,作為介紹人要注意介紹時的陳述及介紹時的神態(tài),這是介紹成功與否的必要因素。 介紹人的陳述,就是介紹人在為他人作介紹時應(yīng)當說的話。
介紹人陳述的時間宜短不宜長,內(nèi)容宜簡不宜繁。通常的作法是連姓帶名加上尊稱、敬語。
較為正式的話,可以說:“尊敬的約翰·威爾遜先生,請允許我把楊華先生介紹給您?!北容^隨便一些的話,可以略去敬語與被介紹人的名字,如“張小姐,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先生?!?/p>
或以手勢輔助介紹,先指向一方,說“王先生”,再指向另一方,說“劉先生”。只有對于兒童,才可以稱其名,而略去其姓。
為他人作介紹時,要避免給任何一方厚此薄彼的感覺。不可以對一方介紹得面面俱到,而對另一方介紹得簡略至極。
也不可以對被介紹的一方冠以“這是我的好朋友”,因為這似乎暗示另外一個人不是你的朋友,所以顯得不友善,也不禮貌。要是介紹人能找出被介紹雙方的某些共同點,會使初識的交談更加順利。
必要時介紹人還可以說明被介紹者與自己的關(guān)系,便于新結(jié)識的人相互了解和信任。要是介紹人感到時間寬裕、氣氛融洽,在為被介紹人作介紹時,除了介。
1、面帶笑容,語態(tài)溫和
所有人都喜歡和面帶笑容、語態(tài)溫和的人談話,因為他們能從這個人的講話中聽出一種親切感。當跟你聊天的人一直面帶笑容時,你是不是會感到一種舒坦;當他的說話語氣讓你很舒服時,你是不是就有和他繼續(xù)說下去的沖動。
2、言談舉止要有禮貌
與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正所謂君子有禮,要想跟別人有效地進行交談,就要學會有禮貌地與人相處,讓別人對你產(chǎn)生好感!
3、同一個話題不要將太久
即便是兩個人都喜歡的話題,也不要一直在這個話題上不停交流意見,時間長了會讓對方感覺到厭煩。
4、不要談?wù)搫e人的傷心事
如果你知道對方最近有什么比較不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在交談過程中提到此事,否則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和難受。
5、找到共同話題
古人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意思就是要與人有效交流,就要找到投機的人,也就是有共同話題的人。所以,跟別人有效交流的重點在于共同話題。
6、說話不要帶臟字
有很多人平日里說話不注意,養(yǎng)成了一些不好的說話習慣,了解他的人覺得沒啥,可是遇到不了解情況的,聽到他說話有比較臟的口頭禪,就會對這個人做出不好的評價。
7、勇敢承認錯誤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自己出現(xiàn)問題,或者提出的看法不合理,要主動向?qū)Ψ教岢霰?,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說“我錯了,是我考慮不周?!钡仍?,都很不錯的。
8、事先亮出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交談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在于對方進行交談的時候,為了提高雙方交談的效率,一定要首先亮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讓對方明白。
9、不要帶著情緒溝通
與人交流溝通的時候,切忌帶著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要想與人有效溝通,就得先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不要出現(xiàn)任何情緒性的動作。
10、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與人交流雖然需要有前期的鋪墊,但是也不要鋪墊的時間過長,否則就會偏離主題。最好稍微鋪墊以后,直奔主題,提高效率。
說明方法1、舉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事物。
使比較抽象,復(fù)雜的事情或事物變得通俗使之淺顯易懂,讓人信服。舉例子必須讓人覺得有真實感。
2、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辭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
用這個方法,可以把抽象復(fù)雜的事物說得淺顯易懂,具體生動。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打了……比方,體現(xiàn)了事物的……特點) 說明文中,如果是為了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使深奧的問題變得淺顯,使陌生的事物變得熟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此時,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但前提必須是為說明介紹該事物服務(wù)的)從這一角度說,比喻就是打比方。
如《蘇州園林》:“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也可以說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蘇州園林修剪和栽種樹木著眼在畫意,講究自然之趣的特點。
如說明文《笑》最后幾段話(23-28)“笑,你是嘴邊一朵花,在頸上花苑里開放。笑是臉上一朵云,在眉宇雙目間飛翔。
你是美的姐妹,藝術(shù)家的嬌兒。你是愛的伴侶……笑,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
你是一種動力,推動工作與生產(chǎn)前進。笑是一種個人的創(chuàng)造,也是一種集體生活感情融洽的表現(xiàn)”是作者用詩一樣的優(yōu)美語句謳歌“笑”,不屬于說明或介紹“笑”的內(nèi)容,所以,這幾段文字只是運用了比喻修辭,而不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3、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作規(guī)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從而更科學、更本質(zhì)、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
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4、畫圖表 為了把復(fù)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畫圖表的方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使讀者直觀,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5、作詮釋 詮釋法又稱作詮釋。
從一個側(cè)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作詮釋。(具體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便于讀者理解。)
6、作比較 (1)、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2)、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具體、生動,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注:學校大多不提倡這個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
這種說明方法和描寫要區(qū)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8、引用說明 有力說明,并引資料說明。
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jīng)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文獻、詩詞、歌謠、傳說等進行說明。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nèi)容更具體、更充實。
9、分類別 將被說明的對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幫助讀者掌握特征,頭緒分明。
10、列數(shù)字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準確化,還可以采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shù)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據(jù)。
結(jié)尾九法1、總結(jié)法 就是對說明對象說完后作總結(jié)的方法?!镀嫣氐募す狻返慕Y(jié)尾,就用了這種方法:“激光作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的光源,不僅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為開拓新的科學領(lǐng)域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還啟發(fā)著科學工作者產(chǎn)生更多、更美妙的科學幻想:激光可能是打開無窮無盡的能源寶庫的鑰匙;激光可能使人類看到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現(xiàn)象。
激光可能成為宇宙航行的動力……當然,把這么多的可能變成現(xiàn)實,需要經(jīng)歷一段漫長的征途,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探索。” 總結(jié)法結(jié)尾能把作者的目的、意圖等集中起來揭示給讀者,使讀者對全文有一個總的印象。
2、感嘆法 就是對說明對象說完后表示深沉的感嘆的寫法。如《楊樹》的結(jié)尾,就用了這種寫法:“……讓我們用一把把植樹鍬,在祖國的大地上寫出一篇篇八十年代的新‘白楊禮贊’吧!” 這一感嘆用于篇末,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3、展望法 就是在說明對象說明完后對其未來進行展望的方法?!队钪胬镉行┦裁础返慕Y(jié)尾,就用了這種方法:“……今天,載人的宇宙飛船已經(jīng)成功地實現(xiàn)了環(huán)繞地球的飛行,將來一定會揭露更多的宇宙秘密,加速人類征服宇宙的進程。”
篇末用展望法能給人以希望,能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4、評議法 就是對說明事物說明后加以評價和議論的方法。
如《晉祠》的結(jié)尾,就用了這種方法:“晉祠,真不愧為中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評議法用在篇末,對說明對象作個最終的評價,能有力地表達作者的愛憎感情,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5、號召法 就是對讀者發(fā)號召的方法?!掇r(nóng)作物抗病品種的培育》的結(jié)尾,就用了這種方法:“毫無疑問。
如何寫說明文二. 重點、難點分析:1. 掌握說明文寫作的注意事項;2. 注意說明文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3. 寫作說明文。
三. 新課講授: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狀態(tài)、性質(zhì)功能的特征;或解說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或闡述某一種道理;或解說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從總體上講,說明文分為兩大類型:說明事物特點的事物說明文和闡明事理說明文。
(一)說明文寫作的注意事項:1. 要抓住特征說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這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質(zhì)、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紹清楚這一事物,必須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準確性可言;不單寫說明文如此,閱讀說明文也同樣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認識作者介紹的事物。
2. 要選好說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具有多樣性。從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同一事物,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不止一個。
事物特征的多樣性,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因為如此,要求我們在說明事物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寫作目的、讀者對象,選好角度,確定重點,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
3. 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點準確、清楚地說明,還必須根據(jù)事物本身的條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選取合理的順序來進行剖釋。所謂合理,是指在根據(jù)事物的特點和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種便于說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說明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1)以說明某一事物發(fā)展過程為主的說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時間順序來進行說明;(2)以說明某一事物構(gòu)造為主的說明文,常按事物構(gòu)成部分的組合順序或人們觀察事物的先后順序來進行說明(一般使用空間順序,也可用邏輯順序);(3)以說明某些事物相互關(guān)系及其特點為主的說明文,往往按照先總體后局部來進行說明;以說明科學實驗為主的說明文,往往按照實驗本身的順序進行說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順序有一定的靈活性,需要多實踐、勤總結(jié)積累。4. 要恰當?shù)厥褂酶鞣N說明方法恰當?shù)亍㈧`活地使用多種說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紹清楚、剖釋生動。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畫圖表、引資料等等。選用哪種方法要從需要出發(fā),還要看作者本人的寫作習慣,但大都是綜合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便于讀者對所介紹事物(或事理)的認識和理解。
5. 說明文的語言要確切、簡潔、通俗(1)確切:說明文內(nèi)容的科學性和專業(yè)性都比較強,它要求語言要確切,不能夸大和縮小。比如,有個同學知道他們學校種了很多樹,綠化搞得不錯,他在《我們的校園》一文中寫道:“我們學校的綠化面積在全市中學居首位?!?/p>
這樣寫就有不夠準確的地方。如果有人問:“貴校的綠化面積到底有多少?你怎么知道別的學校都不如貴校呢?”這位同學恐怕就不好回答,因為他只知道本校綠化搞得好,還來不及進行一番仔細的調(diào)查研究。
所以,這句話可以改為:“目前,我校的綠化是全市綠化搞得好的學校之一?!奔由稀澳壳啊倍?,不包括“過去”和“未來”;加上“之一”,就不是“惟一”。
這樣就比較確切了。語言確切,首先是用詞準確。
說明文最忌含糊其詞,模棱兩可,該肯定不肯定,該否定不否定,用來說明事物就不容易做到恰如其分?!吨袊皹颉芬晃闹杏羞@樣一段話:“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〇五年左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約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約九米?!?/p>
這段話中的數(shù)字,有的是約數(shù),有的是確數(shù)。因為趙州橋在哪年建成,史書上已經(jīng)找不到確鑿的記載,所以只能說個約數(shù);而趙州橋的長度,卻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這不但要說明實有其橋,而且從這些具體精確的數(shù)字,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寫說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選取“最恰當?shù)摹?、“最精確的”語言來表達。(2)簡潔:語言簡潔,就是精煉,干凈利落,用盡可能少的話,把事物說清楚,不要啰嗦重復(fù)、拖泥帶水。
比如“大雪把鐵路淹沒無蹤”,“下水游泳應(yīng)注意些什么”,這兩句話中的“無蹤”和“下水”都是重復(fù)多余的話,應(yīng)該刪去。為了做到說明文的語言簡潔,還要防止不必要的“引申”和“寓義”。
有些同學習慣于寫記敘文,喜歡形容和描寫,初學寫說明文,有時也要來一番“引申”和“寓義”。比如,有一篇介紹《松樹和柳樹》的說明文,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我們既要學習松樹堅強不屈的品格,又要學習柳樹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的精神?!?/p>
記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這樣寫,說明文就沒有必要了,寫了反而“畫蛇添足”,不簡潔了。(3)通俗:語言通俗,就是運用群眾明白通順的話,把本來是抽象的概念說得具體生動,把本來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
下面,讓我們看看這段說明: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guān)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木?!?/p>
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