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頌母親的詩: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紳h〗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秳裥⒏琛?/p>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秳裥⒏琛?/p>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秳裥⒏琛?/p>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秳裥⒏琛?/p>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继啤巾n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陡裱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度纸?jīng)》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一、《別老母》
作者:清代黃景仁
1、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翻譯
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yǎng)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二、《十五》
作者:宋代王安石
1、原文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2、翻譯
邗溝,在山陽縣,位于陜西省商洛市,屬陜西東南部,地處秦嶺南麓、商洛市南部。白紵,指白紵山,在太平州,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縣城東南兩公里處,為姑溪河和青山河匯合之處。
此詩詩意為母親在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xiāng)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三、《思母》
作者:宋末元初與恭
1、原文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2、翻譯
寒霜把蘆花摧殘眼淚打濕了衣裳,不再會有白發(fā)蒼蒼的母親倚門望兒了。
去年四五月份梅子熟時之雨的時候,母親把自己的衣服抵押了給我換糧食谷物。
擴展資料:
關于母親的其他著名詩作:
一、《游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1、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翻譯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二、《墨萱圖·其一》
作者:元代王冕
1、原文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2、翻譯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yǎng)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燕詩示劉叟》唐 · 白居易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誰氏子》唐 · 韓愈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暮到家/歲末到家》清 · 蔣士銓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別老母》清 · 黃景仁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別老母》清 · 黃景仁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孟東野失子》唐 · 韓愈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唐 · 白居易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燕詩示劉叟》唐 · 白居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唐 · 孟郊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畫地學書》宋 · 歐陽修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豫章行》唐 · 李白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游子吟》唐 · 孟郊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燕詩示劉叟》唐 · 白居易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堯歌(一作舜歌,賞鄭氏莊客去婦)》唐 · 孟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游子吟》唐 · 孟郊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燕詩示劉叟》唐 · 白居易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歲暮到家/歲末到家》清 · 蔣士銓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唐 · 王建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瑤池》唐 · 李商隱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唐 · 孟浩然。
1、母親??!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2、造物者棗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棗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你是那春光嗎?
回答者: 貓の魚子醬 - 一級 2009-2-21 18:47
母親??!撇開你的憂愁,容我沉酐在你的懷里,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造物者棗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棗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 你是那春光嗎?
母親呵! 這零碎的篇兒 你能看一看么 這些字 在沒有我以前 已隱藏在你的心懷里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資料來源:冰心《繁星》 母親呵! 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心中的雨點來了, 除了你,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fā)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jù)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父親謠【胡秉言】 子聰父心寬,2113 子樂父心安, 子富父心醉, 子愁父心酸。 子啼父心軟。 子強父心健, 子綿父心放, 子難父心忐。 子睿父心軒, 子勤父心歡, 子墜父心碎, 子懶父心寒。 父累子未憐, 父寒子未暖, 父病子未看5261, 父孤子未喧。 父塵子未撣, 父蓬子未綰, 父饑子未問, 父奈子為函。 父窮子翻臉, 父錢子摳完, 父嗦子反目, 父老子不管。 父疼子兮情綿綿, 子對父兮二目圓, 二十四孝子需讀, 善待慈父孝為先。
母親謠 胡秉言
天真爛漫一朵花,素裝怡然潔無瑕。紅線牽就結伉儷,風風光光到婆家。
矜持賢惠鄰里好,十人4102見了十人夸。舉案齊眉共生活,互敬互愛懷六甲。
天賜精靈呱墜地,一時不離養(yǎng)嬌娃。母血滴1653滴潤希望,擦屎把尿不煩麻。
冬生火爐夏掌扇,時刻照顧不拖沓。一有病災跑醫(yī)院,心懷急躁放不下。
針線細縫子身衣,清內(nèi)水洗凈衣潔華。朝承寒露晚承暮,接送數(shù)載韌不拔。
不辭辛苦勤勞做,無怨無悔只為家。夏承驕陽干農(nóng)活,冬趁昏燈紡棉紗。
日復一日年復年,懦懦紫燕已長大。身材佝僂步蹣跚,青霜片片沁秀發(fā)。
寒門斜倚萱無色,些許悲秋彌面頰。庭院深深清冷寂,六神無主體態(tài)差。
偌大房子獨自容守,兒女誰來關心媽?
關于母愛的詩句古詩如下:
1.唐代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代陸游的《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風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拄門那敢開,吹火不得燭。豈惟漲溝溪,勢已卷平陸。
辛勤蓺宿麥,所望明年熟;一飽正自艱,五窮故相逐。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陸游的抗戰(zhàn)思想此時受到當權派的排擠,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堅定自身的信念,不與朝廷權貴同流合污.他通過本詩對比控訴了那種貧富懸殊、苦樂迥異的不合理現(xiàn)象,大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遺風。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答:表達母愛的古詩 1、《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zhí)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3、《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4、《詩經(jīng)·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豫章行》 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云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6、《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送母回鄉(xiāng)》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y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8、《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jīng)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黃景仁《別老母》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 杜甫《石壕吏》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圖·其一》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 黃景仁《別老母》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 —— 輿恭《思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