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蕭? 【詩文解釋】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遠(yuǎn)遠(yuǎn)流消,秋天快要過去了,草木還沒有凋落。明月映照著二十四橋,你又在何處教歌女吹簫。
【詞語解釋】 二十四橋:揚州名橋二十四。 【詩文賞析】 揚州之盛,唐世艷稱,歷代詩人為它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這首詩風(fēng)調(diào)悠揚,意境優(yōu)美,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不衰。韓綽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贈他的詩共有兩首,另一首是《哭韓綽》,看來兩人友情甚篤。
這首詩當(dāng)作于詩人離開江南之后。詩人想念友人,很關(guān)心友人近期的狀況,充滿了深厚的情意。
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風(fēng)調(diào)悠揚。 宋之問(?-713?)為初唐著名詩人,中宗時(684)為越州長史, 飽覽越中風(fēng)光。
宋之問的《游云門寺》寫到了云門石橋的情景:“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jīng)。龕依大禹穴,樓依少微星。
虹橋轉(zhuǎn)翠屏”。
《寄揚州韓綽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注解】:
1、迢迢:形容遙遠(yuǎn)。
2、玉人:指韓綽,含贊美之意。
【韻譯】:
青山隱隱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時令已過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揚州二十四橋,月色格外嬌嬈。
老友你在何處,聽取美人吹簫?
【評析】:
這是一首調(diào)笑詩。詩的首聯(lián)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lián)是借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diào)侃。意思是說你處在東南形勝的揚州,當(dāng)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玉人吹簫取樂呢?意境優(yōu)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jìn)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王建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fēng)景,獨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
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xì)柳屯。(賦西漢)魏徵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游俠篇)陳子良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還京贈別)盧照鄰
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任希古
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宗楚客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fù)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
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李嶠
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zhuǎn)。(感懷)董思恭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fēng)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
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luò),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長相思)蘇颋
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疇昔篇)駱賓王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游石淙山)張昌宗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fēng)。(采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fēng)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dāng)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fēng)洛陽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陸游
《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
雨細(xì)穿梅塢,
風(fēng)和上柳橋。
山居無歷日,
今日是何朝?
陸游。
《柳橋》
村路初晴雪作泥,
經(jīng)旬不到小橋西。
出門頓覺春來早,
柳染輕黃已蘸溪。
以上是好背的 下面N多 自己找
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有十幾首寫紹興的柳橋,如:《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雨細(xì)穿梅塢,風(fēng)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fēng)。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fù)東?”《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薄读鴺蚯镆埂罚骸扒嗟廴f里月輪孤,掃盡浮云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薄都词隆罚骸靶∩搅窕ㄕ昭勖?,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fēng)吹宿醒?!薄读鴺颉罚骸按迓烦跚缪┳髂?,經(jīng)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薄丢毿?,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慘慘雪欲作?;h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p>
陸游還寫了紹興其他許多橋,如:《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春當(dāng)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qiáng)健,不必愧華顛?!薄恫粗酆蚓茦窍隆罚骸翱~緲云邊罨畫樓,空蒙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柳》:“春來無處不春風(fēng),偏在湖橋柳色中??吹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晚歸》:“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里棹船歸。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薄睹肥兄壑凶鳌罚骸颁钋毕蛐蛲ǎ瑵u入蒼茫大澤中。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薄赌捍骸罚骸笆袠虬断路汉?,雕檻疏簾半上鉤。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薄督稀罚骸坝頃蝾^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云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薄堕e游》其三:“祓除情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薄哆^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逼涠骸皹虮庇暧啻核瑯蚰先章淠荷綑M。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薄吨壑小罚骸稗骅蘅聵虮?,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fù)醉如泥?!?/p>
/mcsx/qxhq/qxhqqs.htm#陸游
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驹娢慕忉尅?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對面岸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詞語解釋】 江楓:一般都解釋成江邊的楓樹。又有人認(rèn)為“江楓”指寒山寺旁邊的兩座橋“江村橋”和“楓橋”的名稱。姑蘇:蘇州的別稱。寒山寺: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zhèn)。傳說因唐代詩僧寒山、拾得住過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蛑^“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蓚湟徽f。【詩文賞析】 詩人運思細(xì)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gòu)造出一個清幽寂遠(yuǎn)的意境:江畔秋夜?jié)O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dá)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shù)境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 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二首》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 王建《雨過山村》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陸游《卜算子·詠梅》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烏衣巷》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溫庭筠《商山早行》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杰《乞巧》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 志南《絕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張繼《楓橋夜泊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 張謂《早梅》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 徐俯《春游湖》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 張旭《桃花溪》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 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平岸小橋千嶂抱。
—— 王安石《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 魚玄機(jī)《江陵愁望寄子安》參差煙樹灞陵橋。
—— 柳永《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 馬致遠(yuǎn)《壽陽曲·遠(yuǎn)浦帆歸》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 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宿峨橋化城寺二首 〔宋·楊萬里〕 〔一〕 一溪秋水一橫橋,近路人家卻作遙。
柳繞溪橋荷繞屋,何須更著酒旗招。 〔二) 忽從平地上高城,乃是圩塘堤上行。
厚賽柳神銷底物,長腰云子闊腰菱。 上峨橋早行〔宋·陳造〕 一從棰楚替陳編,漸慣山行野店眠。
白氈風(fēng)霜雞唱后,黃塵岐路馬蹄前。 光陰付我千莖雪,伏臘何時二頃田。
寄語淮鄉(xiāng)隱君子,浪言梅福是神仙。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齒小虹橋,垂檐低白屋。
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jié)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
管領(lǐng)好風(fēng)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 北宋詩人華鎮(zhèn)有《還珠橋》詩:“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p>
、「塞下曲六首」李白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何當(dāng)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fēng)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去茲鄭衛(wèi)聲,雅音方可悅。
王粲(177~217),漢魏間詩人 朝發(fā)鄴都橋。暮濟(jì)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勛。
籌策運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nèi)。微畫無所陳。
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zé)。誠愧伐檀人。
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沈園二首( 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這是陸游七十五歲時重游沈園(在今浙江紹興)寫下的悼亡詩。 他三十一歲時曾在沈園與被專制家長拆散的原妻唐琬偶爾相遇,作 《釵頭鳳》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
晚年陸游多 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深婉動人者。詩的開頭以 斜陽和彩繪的管樂器畫角,把人帶進(jìn)了一種悲哀的世界情調(diào)中。
他到 沈園去尋找曾經(jīng)留有芳蹤的舊池臺,但是連池臺都不可辨認(rèn),要喚起 對芳蹤的回憶或幻覺,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橋是傷心的橋,只有 看到橋下綠水,才多少感到這次來的時節(jié)也是春天。
因為這橋下水, 曾經(jīng)照見像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的凌波仙子的倩影??梢?說這番沈園游的潛意識,是尋找青春幻覺,尋找到的是美的瞬間性。
李白詩《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現(xiàn)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
卞之琳《斷章》:我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陸游《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馮延已《鵲踏枝》:獨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jìn)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