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卒謚文。下邽(在今陜西渭南境)人。先世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為翰林學士、左拾遺,屢上奏章指摘弊政,直言無忌。自太子左贊善大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后還朝任中書舍人。歷杭州(今浙江杭州)、蘇州(今江蘇蘇州)刺史。晚年居洛陽,以刑部尚書致仕。詩文皆長,尤以詩名世,與元稹并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并稱劉白。其詩淺顯平易。詩作以諷諭詩《新樂府》、《秦中吟》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著名。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注解】:
1、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2、煙花:指暮春濃艷的景色。
3、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韻譯】: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評析】:
這是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蘅塘退士評曰:“千古麗句”。在理。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注解】: 1、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2、煙花:指暮春濃艷的景色。 3、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韻譯】: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評析】: 這是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
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蘅塘退士評曰:“千古麗句”。在理。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頻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王維《漢江臨眺》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水調歌頭 作者: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huán)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半出空。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睾显撇厝?,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巫山高】于濆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xiāng)。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
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齊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
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千巖萬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無正色。
不知今古行人行,幾人經此無秋情。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相和歌辭·楚妃嘆】張籍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遙在云夢林。江南雨多旌旗暗, 臺下朝朝春水深。
章華殿前朝萬國,君心獨自終無極。 楚兵滿地能逐禽,誰用一身繼筋力。
西江若翻云夢中, 麋鹿死盡應還宮。 【相和歌辭·蜀國弦】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相和歌辭·銅雀妓】吳燭 秋色西陵滿綠蕪,繁弦急管強歡娛。
長舒羅袖不成舞,卻向風前承淚珠。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光弼 魏王銅雀妓,日暮管弦清。
一見西陵樹,悲心舞不成。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放 恨唱歌聲咽,愁翻舞袖遲。
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 【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漢時長安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猬。
楚江巫峽冰入懷, 虎豹哀號又堪記。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絺绤。
玄冥祝融氣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凍埋蛟龍南浦縮, 寒刮肌膚北風利。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萬里無晶輝。
三足之烏足恐斷,羲和送將安所歸。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杜甫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
蠻夷長老怨苦寒, 昆侖天關凍應折。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補地裂。
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中夜吹白屋。天兵斷斬青海戎, 殺氣南行動坤軸,不爾苦寒何太酷。
巴東之峽生凌凘, 彼蒼回軒人得知。 【琴曲歌辭·昭君怨】白居易 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
只得當年備宮掖, 何曾專夜奉幃屏。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
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 直似當時夢中聽。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噴涌含雷風, 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 愿似流泉鎮(zhèn)相續(xù)。 【雜曲歌辭·荊州樂】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 繅絲憶君頭緒多。撥谷飛鳴奈妾何。
【雜曲歌辭·竹枝】顧況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云飛。 巴人夜唱竹枝后,腸斷曉猿聲漸稀。
【雜曲歌辭·竹枝】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雜曲歌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