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經(jīng)、念佛、放生等為什么要回向?
上妙下祥法師開示:
回向就是達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叫真正的回向。
有時候誦了經(jīng),就有一個貢高我慢的想法:“我比別人強,我已經(jīng)有了功德”,這是不圓滿的。所以說誦完經(jīng)必須回向。必須把它空掉,才和佛經(jīng)相合。什么事情都要叫它圓滿,這才行。假如想誦經(jīng)圓滿,就必須回向,回向的目的是達到空相。
比如說回向給父母,回向給親人,都是達到空相的一種方式。通過回向給親人,而自己心里把自己的這個所謂的功德舍出去。如果沒有“功德”了,那叫真正的功德。
懂得這個道理了以后,就知道怎么回向了,怎么圓滿了。何時能夠真正的達到了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是真正的圓滿。
平時一誦經(jīng),就有相了。比如說誦經(jīng)有了誦經(jīng)的經(jīng)相——我能誦經(jīng)、我所誦的經(jīng)、我所受的功德。雖然是有功德,但是沒有把它吸收,所以怎么辦呢?只要一回向,所受的功德就全部被吸收了,那才能成為真正的功德。因為回向以后,就等于把這個東西舍出去了,舍給所有的眾生了,就趨向于無相,就覺得所做的事情已經(jīng)完成了,放下內(nèi)心誦經(jīng)和讀經(jīng)的那種執(zhí)著,以及能所。這樣所做的功德才能真正地圓滿起來,也就是“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是這么個意思。所以回向是去掉執(zhí)著。
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經(jīng),盛行于中國內(nèi)地,西藏亦然,也流傳于日本和鄰近的韓國與越南等地。
放生的活動是基于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回生死的因果觀念。所渭“吃它半斤,還它八兩”。
如果能夠既戒殺又放生,當然功德倍增,此等感應(yīng)靈驗的事例,史不絕書。 現(xiàn)代社會科技進步,人口密度膨脹,生活空間縮小,要想求得一個絕對安全可靠的放生池和放生區(qū)域,是相當困難的。
其難處除了漁、獵的網(wǎng)捕射殺與打撈之外,也有自然環(huán)境的限制。如今日的臺灣與美國,只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此外,有人基于愛心或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立場,勸導(dǎo)社會大眾不要亂捕濫殺,以免破壞生物互相生克的自然協(xié)調(diào),也是為了挽救珍稀動物瀕于滅種的危機,這些跟佛教放生的本意雖相應(yīng)但不相同。 如果我們僅把要放生的生物無限制地流放在自然景觀動物保護區(qū),到了飽和程度,也會有人以控制繁殖和適量的捕殺等方式來調(diào)節(jié)其生活空間的。
因此,我們到哪兒放生?應(yīng)該如何放生?如果是魚,有人用鉤釣、網(wǎng)撈;如果是鳥,有人用槍射、網(wǎng)捕。 而且今日的魚市場和鳥店,所售的商品很少是野生的,多半是來自人工繁殖的魚池和鳥園。
那些動物,根本沒有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于殺生。放小的,被大的吃掉;放大的,就進入餐館的廚灶。
鳥類,尤其是魚類,都有它們生存的習性。一定的魚類必須生存于一定的水質(zhì)、水深和水流的環(huán)境中;買淡水魚放于大海,買海魚放于淡水都是大問題。
如果是鳥園繁殖的鳥類,它們不曾在自然界覓食,便可能甚至不知草叢樹林間的草種樹果等也可以作為食物;如果放之于原野,不是饑餓而死就是被其他動物或鳥類捕食而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還需要放生?是否還應(yīng)該放生? 關(guān)于如何放生要注意事項: 1.時間: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尤其在神變月(藏歷正月)的功德更大。
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2.地點:宜在放生池、以及遠離捕殺之水域、山林等盡量能使所放眾生生存悅意且能長壽之地。
3.類別:蟲類、魚類、飛禽、畜類等,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 4.方式:動作輕柔,若有甘露丸、解脫丸等則預(yù)先化于水中,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
用密宗《系解脫》在其上方加持則更為殊勝。 5.發(fā)心:應(yīng)發(fā)利益眾生之清凈心,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樂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
放生發(fā)愿三個程序 灑凈誦偈 放生儀式開始前,于放生處設(shè)香案,備凈水楊枝,中供觀世音菩薩像。 放生儀式開始,眾等即以慈眼視諸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fù)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
法師手執(zhí)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請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具大功勛。灑沾異類,念彼身心清凈,堪聞妙法。
法師邊灑凈水邊誦《香贊》:“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 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p>
然后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誦畢,法師與大眾同誦《大悲咒》若干遍,并且于眾生靈處邊繞行邊灑凈水。
接著,再誦《心經(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三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 說三皈依 法師拈香,啟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
然后,法師代這些水陸飛行、為他網(wǎng)捕、將入死門的諸眾生行懺悔,懺悔畢持咒。接下來,法師向眾生傳授三皈依法說:“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回三有,今墮畜生。
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諦聽?!比缓蠓◣熌畹溃吼б婪?,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眾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法師說一遍,大眾答一遍,如是三遍。法師授“三皈依法”后,再說“十二因緣”,以令眾生“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再為眾生稱“四弘誓愿”,望其“依佛發(fā)愿,依愿修行”。
發(fā)愿詞為,先誦“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再誦“自性眾生誓愿度,自性煩惱誓愿斷,自性法門誓愿學,自性佛道誓愿成”。 然后,法師又為眾生三稱七佛名號: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
復(fù)稱贊佛的十種通號: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放生發(fā)愿 法師在放生前對眾生叮嚀道:“唯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惡魔吞噬、網(wǎng)捕相加,獲盡天年。
命終之后,承三寶力,隨緣往生,持戒修行?!庇终f:“更愿放生,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護眾生。
……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弊詈?,法師拈香念佛,將眾生靈輕輕放去。
大眾即同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wù)?,悉發(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儀規(guī)與要求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在長期的放生法會中形成了獨特的《放生儀規(guī)》。
一般說來,按現(xiàn)行《放生儀規(guī)》,放生全過程可分為灑凈誦偈、說三皈依、放生發(fā)愿三個程序 最簡單最有效的放生儀規(guī): 1、稱名:南無本師。
這個確實是有的,因為佛經(jīng)講,放生得生,常行放生,是常住之法。
(編者注:《梵網(wǎng)經(jīng)》云“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放生得生,你放別人生,別人就放你的生;你救別人命,別人也救你的命。
常行放生是常住之法,你常常放生就得長壽,在世間就立得住。 有的人到處都有善緣,就因為他前生放生。
有的法師講法,就一個人聽,說:哎呀還有你這么一人聽。人家說,不是我來聽,因為你坐那板凳是我們家的,我等著拿回去。
(眾人笑)一個人都沒有,不是講得不好,而是前生和眾生沒有結(jié)下這個善緣。什么善緣?該救的不救,所以你到時候講法也沒人聽。
聽法里有很多的人,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善因緣,沒有這個因果他不來聽法,你叫他來,他也來不了。人生見一面就有三生的緣分,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我們常行放生,我看大家不少人要放生,都想自己將來有很多的徒弟,我看可能是有這種想法吧。要多放生。
咱們這里的師父也都愛放生,我說你們放生吧,全給做一做(儀規(guī)),將來你們徒弟也多了,也好管理。你別像我不愛放生,徒弟呆幾天煩了就走了,放生沒放好。
放生的好處,可以減少疾病,能培養(yǎng)我們的慈悲心。很多人有重大疾病,通過放生馬上就好轉(zhuǎn)了。
原先本溪有一個領(lǐng)導(dǎo),他得了白血病。那時候我剛到本溪,居士去問我,說你看,他得白血病怎么辦?用什么辦法?我說你放生。
正好他上天津,那天把天津所有海里的物全都買掉了,拿幾輛車載了就往海里放去了??赡苁蔷头帕四且淮?。
過了可能是兩三個月吧,這人出院了,到現(xiàn)在還擔任領(lǐng)導(dǎo)工作,病好了,原先已經(jīng)(被醫(yī)生)判處死刑了。所以放生我們能得健康。
另外放生能得慈悲,誠心放生就有個慈悲心,消災(zāi)免難的,慈悲即如來嘛。你比如說,盤錦有個居士,他就常行放生。
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好一點,經(jīng)常拿著汽車不斷地放生。后來他就遇到一場官司,這場官司挺大,他被排在黑社會七號人物。
他自從放生、學佛以后,跟這些過去(不好)的朋友就不能見面,一見面就頭疼,頭疼受不了,必須得馬上離開,離開以后頭就不疼了。最后他干脆只能打打電話,就不能見面,一連續(xù)將近三年多的時間,沒有和他朋友去來往。
后來他朋友就犯錯誤給抓起來了,認為他是“軍師” ,把他排在七號人物。最后通過調(diào)查一看,什么事和他都沒有聯(lián)系,最后就被釋放了,平安地回到家里。
這例子就說明,他放生以后,避免了很多的災(zāi)難。要是常常(和不好的朋友)在一起,你說也說不清楚。
再參與那里,肯定是逃不出這個牢獄之災(zāi),所以放生非常好。還有一次,他來咱們寺院,就在現(xiàn)在彌勒佛雕像前面那里,他正要往回走。
剛要上車,還沒上呢,旁邊這個小賣店(賣香)的人就說:哎,你那車轱轆怎么掉了。他那車都是好車,一看這車轱轆已經(jīng)脫離了,掉了。
這個給他嚇壞了,如果這個車繼續(xù)開,稍稍一加速,車毀人亡的事故就跑不掉了。還沒等上車,這個別人就發(fā)現(xiàn)了這問題,又避免了一場大災(zāi)難。
所以他對放生堅信不疑,現(xiàn)在還放生。 放生非常好,放生使我們的惡緣變?yōu)轫樉?,比如孩子有的學習不好,或者有的來討債的,通過放生可以解除冤仇。
另外放生使我們延壽。看過很多以前所寫勸善的古書。
有的走到半道,看到魚鱉買來放生,一看是什么龍?zhí)佑质鞘裁吹模@樣給放了,人家保他去升學。這故事太多了,通過放生有很多的感應(yīng)。
通過這個,本來不應(yīng)該考上學的,最后考上了。因為他有個善心。
功名的問題,第一是德,第二才是學問,培養(yǎng)德對我們來講太重要了,確實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妙祥和尚二〇〇七年對沈陽鞍山等地居士的開示。
我們一般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我們吃動物的話,就是在損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通常一般人的疾病是切斷別人的生命所造成的,所以現(xiàn)在我們選擇放生,盡量使動物生命延長,就是造了自己長壽的因。
放生的利益: 1、看著動物從屠刀下到自由世界的喜悅,喚起我們對生命的珍惜,歡喜,生出慈悲心。 2、我們請佛菩薩加持,念佛號放生咒,為動物種下善因,與佛結(jié)緣,將來機緣合和,有機會作人的時候可以皈依三寶,成為佛弟子。
放生的注意事項:
1。放生的生物選擇
盡量去菜市場買動物放生,你放生了一個動物,等于幫別人少殺生以及少吃肉。盡量不要去買非菜肴的動物放生,現(xiàn)在的花鳥市場因放生的需求,結(jié)果滋生了產(chǎn)業(yè)鏈,很多人上山捕鳥,每捕100只鳥,就有10-20只死亡,這是什么問題呢?另外,鳥類也開始人工繁殖了,就賣給你放生。
2、放生要隨緣。很多放生組織提前湊錢,提前打電話給賣家訂動物放生,結(jié)果,賣家提前準備,把山里的鳥,河里的魚捕上來賣給放生人,但如果你不放生,人家本來可以好好地活著,而且不需要在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死亡,放生實際在造孽,不要以為有功德,這樣放生造的罪業(yè)無量無邊。也不要非得湊某一天,隨買隨放,尤其是鳥類,去菜場轉(zhuǎn)悠的時候,看到鳥類就還價買下,當場請觀世音菩薩加持,念往生咒以及佛號,給他種下善因,當場放生,看見了就放。
3、既要出錢,也要出力??吹缴南矏?,生出慈悲心,福報很大
4、放生不要有所求。
正確的放生方法:
一要隨緣,看見了就放,
二是只救菜刀下的動物,觀賞鳥不需要你去救,
三是必須請觀世音菩薩加持,念往生咒以及佛號給被放生動物種下善因,
四是不要告訴人家你是放生的,會讓賣家以及買菜的人生出煩惱心,要是謗佛了就是你之過,放生了誰也不要告訴,自己也要忘記。
五,我們念佛號,念經(jīng)的時候,請佛菩薩加持,回向給菜市場里的動物種下善因,雖然你沒放他們,但為他們種下善因與佛結(jié)緣,有朝一日,他們得人身皈依佛門修成正果,則你功德無量。
以上建議摘自明得談放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65秒